河南58岁女子找回失散50余年家人 96岁老母健在
“女儿啊,我对不起你,当年把你送给别人,害你吃苦受罪这么多年!”96岁的老母亲老泪纵横,不停地在敲打自己的胸脯。“妈妈,我不怪你,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我知道只有那样我才可以活下来!”58岁的女儿白爱琴双膝跪地,趴在妈妈的怀里,两人哭作一团。眼前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昨天下午宜兴高塍镇六圩村的一户村民家中,58岁的白爱琴来自河南安阳,在今年上半年的一次寻亲活动中,她加入寻亲人员DNA数据库,经过DNA两次对比确认,96岁的宜兴人邵老太就是她的亲生母亲。阔别54年后,昨天她终于与自己96岁的母亲相认。
96岁老太
坐在门口等女儿归来 女儿箭步上前抱住母亲痛哭
昨天的宜兴高塍镇六圩村邵老太家可谓热闹非凡,早年“遗弃”的女儿要上门认亲了,这事儿搁在村上非同小可。邵老太家如今四代同堂,一大家有几十口人。中午,两大桌酒菜早已备妥,门前100响的礼炮随时“昭告”老天,只等“燕子来寻故乡人”。96岁的邵老太则一个人独自坐在门口的躺椅上晒着太阳,望着远处的庄稼地。
邵老太的长子,70多岁的孙岳初当天一大早就赶到常州火车站,前往接应失散多年的妹妹。据他回忆,妹妹被送往上海时只有4岁,孙岳初当年19岁,他是所有兄弟姐妹中对白爱琴印象最深的一位。随着母亲的年龄越来越高,寻女的心思日益严重。从十多年前,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开始寻找,一直找到现在。虽然母亲腿脚不便,但是脑子非常清晰,与人交谈没有任何问题,作为儿女,在她有生之年,他们要尽全力帮她找寻到“丢失”的女儿。
下午1点47分,退休女工白爱琴从豫北平原回到了故乡。看到等在门口的老人,白爱琴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跪在老人面前,母女俩抱头痛哭。一位讲着吴侬软语,一位讲着河南方言,虽然言语上有点不通,但是母女之间的真情已不需要话语来传达。
家里孩子接连饿死 将她送养,不想竟被遗弃在上海
在与母亲的交谈中,白爱琴终于弄清楚了自己当年“走失”的原因,也知道了自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孙小华。据悉,邵老太将孙小华送人实属无奈。当时家里穷,连饭都吃不上,此前已经有一两个孩子被饿死,看着膝下的6个孩子,母亲邵老太决定送出去一个。
想来想去,她选中了孙小华。据回忆,当时孙小华年纪最小,是几个兄弟姐妹中长的最好看的,也是最活泼聪明的,她认为几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孙小华的条件最好,即使送出去后也一定会有家庭接收她喜爱她。于是,邵老太将4岁的孙小华送往位于上海的表姐家中,希望表姐帮她在上海物色一个家庭抚养女儿。
谁知,表姐家并没有帮孙小华找到一个好人家,而是将她扔在大街上。据说当时孙小华被扔的原因是因为表姐一家人发现孩子胃口太大,一顿饭能吃很多,养不起。听说女儿被扔后,邵老太一家人急忙赶往上海寻找,可孩子早已不见了,这一别就是54年。
在河南生活大半辈子 养父病重时告知真相
今年58岁的白爱琴是河南安阳的一名下岗职工,19岁便结了婚,如今孙女已经上小学一年级。“我七八岁开始上小学的时候,经常有人对我说我是要来的,眼神口气都怪怪的。”白爱琴的眼泪直流,“趁家人不注意,我偷偷找到了家里的户口本,翻开看关于我的信息,看到一条:我是从上海福利院送出来的。”这个发现,让白爱琴有了沉重的心事。
几年前,她的养父病重时告诉她,那年春天,一列列从南方开来的火车,把一批批孤儿运往北方,他们这批人叫“上海孤儿”,当时,未能生育的养母去火车站领养孩子,去了好多次没遇到中意的男孩,就把她带了回来。4岁的白爱琴穿着蓝灰色带大襟的衣服,很干净。
曾远赴无锡现场寻亲 最终DNA比对帮她找到家
养父去世后,白爱琴寻亲的念头变得更加强烈。今年4月14日,白爱琴多年的一位老同学告诉她,当地媒体上刊登了安阳“南方孤儿”寻亲团的故事和联系电话。“去找找试试吧,要是这辈子不知道自己是哪来的,多遗憾呢。”白爱琴报了名,和老伴一同坐上了南下无锡的K1101次列车。
虽然当时在寻亲活动现场一无所获,但白爱琴采集血样进行了DNA检验,加入了寻亲人员DNA数据库。她没想到,就是这一尝试,让她的寻亲路柳暗花明。8月下旬,从寻亲网得知,当工作人员将白爱琴DNA分析数据输进“寻亲人员信息数据库”时,却意外地发现她与江苏宜兴一位96岁老人的DNA吻合,两人是亲生母女。
“快看看,额头上有没有疤?”当地志愿者转告宜兴方面的话,照镜子一看,她的额头上和发际线内,一横一竖两道约两厘米的疤。据当时宜兴方面的信息,这是她小时候从桑树上掉下来,受伤留下的。为了慎重起见,寻亲的志愿者又一次采集老人的血样,进行第二次比对,结果显示比对成功。
■寻亲圆满落幕
喜欢亲生母亲起的“孙小华”这个名字
找到亲生母亲了,96岁的老母亲还健在,白爱琴几乎不敢相信,连续几个夜晚她都激动得睡不着觉。她说,在过去几十年的岁月里,她在睡梦中无数次哭醒,梦见自己找到了亲生父母。对于孙小华这个名字,白爱琴开心地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这个名字,她觉得自己就是应该叫这个名字。
会把养母照顾好 “现在有两个母亲”
采访结束时,当记者问白爱琴对于未来的打算时,她说:“养父母养育了我几十年,现在亲生母亲找到了,我的心愿也了了。现在的我,有两个母亲,一个在安阳,一个在宜兴。来的时候,我买好了十天以后的回程票,所以暂时要在宜兴这里住几天,到父亲的坟头上上炷香,和母亲、哥哥姐姐说说话,想多了解点家里以前发生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养母还健在,身体也不好,她毕竟养育了我这么多年,所以我目前还是会以安阳那边的生活为主,尽心尽力把养母照顾好。生母年纪也大了,只要有时间,我一定会来宜兴看她,因为我在宜兴有个家。”(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季娜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乒乓共筑文化桥梁,德国带动中欧合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据德国慕尼黑金丝结中心消息,2025年4月22日,德国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前世界冠军约尔格·罗斯科普夫(Jörg Roßkopf)应德国文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乒乓共筑文化桥梁,德国带动中欧合作
- ・土耳其驻华大使馆庆祝4月23日国家主权日和儿童节
-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推动中国参与拉合尔2025健康、工
- ・龙影业株式会社代表团访问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
- ・2025第四届中国·邱县食品博览会圆满举办
- ・数字人民币全球化布局与中国自贸区升级战略-2025
-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
- ・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魅力中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联合国中文日
- ・乐韵歌盛世 金声颂中华2025京津冀大型公益合唱汇启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