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谁让朋友圈“变了味”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5-01-08 12:25:50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许久不见的朋友忽然发来一条微信,用很俏皮的文字配图的形式告诉你天气变化、佳节将至或是美好祝福?在你感叹时光不老、友谊长存的时候,一条更直白的微信就来了:亲,你有皮肤问题吗?从这以后,这位“美颜助手”便像牛皮癣一样贴进了你的朋友圈,晒着各种面膜的广告图,无休无尽,直到忍无可忍拉黑掉才算结束。

  这些人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微商”。

  真假难辨的“牌子货”

  记者联系到了一位Hermeri法国面膜的代理商张某,她为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微商”之路:“我之前起过痘痘,用了很多护肤品都不好使,偶然的机会用了这个产品,感觉这个牌子的产品非常好用,效果很明显,痘痘很快就好了。后来因为购买方式还有价钱的原因就没有再买。刚好这个中国代理商也准备发展代理业务,我就决定在微信上卖了。”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几位其他的面膜代理商,说法大同小异。

  据张某介绍,Hermeri原名叫Barbie skin,隶属于法国Hermeri集团旗下,全线护肤的配方均由世界知名化妆品科学家及护肤专家Ramirez Herron先生所创办,后由中国香港的医学团队监制推向中国内地市场。该品牌目前尚无实体店,仅通过直销的方式在微信上销售。然而,这个“Herron先生”的相关信息却无法在网上查到,在中国工商总局的直销企业信息中也查不到这家公司的资料,仅在香港工商及科技局中查到了“法国赫墨研国际集团(亚太地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间为2014年4月7日。

  另一位求职的网友介绍,自己曾在成都春熙路的一家电商公司面试,得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售卖一款名为“SOD晶维肽面膜”的产品,一盒的价格在100元以上。面试官为他画了一张不小的“饼”,“我们公司计划在央视砸广告,现在正在签约明星,还要投资2015年的《中国好声音》……”记者通过调查得知,这些做杂牌的面膜小公司层出不穷,通过招代理的方式赚钱,搞坏一个牌子换另一个牌子,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

  传销式的推广

  张某告诉记者,她的生意与其他的海外代购不同,并不是接到订单再购买,而是需要自己先从厂家进一批货才能卖,每次拿货至少5000元,大概3个月可以消化掉。为了能尽快消化这些产品,张某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发布产品的信息、顾客的聊天记录,以及四张一套的美颜“真实案例”。但很容易就能看出,聊天记录并不是她自己的,所谓的“真实案例”也都经过图片处理、软件处理过才有这么明显的效果。除了例行的朋友圈轰炸外,还有前文提到的“问候”式。张某坦言,“为了图省事,我都是直接群发,所以有时候会有男的收到‘美女您好’这种信息。另外,这么做也是为了看看谁把我拉黑了,好及时把他们清理掉”。

  “微商其实很难做。”张某表示,“销售状况并没有厂家忽悠得那么好,很多货积压在手里卖不出去,厂家又不给退。但他们也给我出了个主意——再招代理。他们承诺招到其他的代理商会给我提成,但我始终觉得这有一点传销的味道,就没有做。”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善良,“90后打工妹靠微商月赚6位数”这种软广告满天飞,登上各大社交网站,并通过微信病毒般传播着,有不少做着创业梦的人上了当。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所谓的“招代理”就像传销中的发展下线,一层层地发展下去,导致很多人连厂商都没见过,甚至连上上一级都不知道是谁。

  变了味的“朋友圈”

  目前,作为社交工具的微信朋友圈俨然已经“变了味”,成为了各式商品的售卖平台,名牌鞋包、进口水果、外国面膜、母婴用品甚至是成人用品都充斥在朋友圈中,好不热闹。一名网友告诉记者,刚开始时还对这种创业方式比较支持,但上了几次“杀熟”的当后,对这种行为是愈发反感。而这种近似传销式的销售方式却愈演愈烈,大有占领朋友圈之势,许多人不得不忍痛屏蔽掉了曾经亲密的好友或同事。

  为了吸引眼球,微商们无所不用其极。开始时,面膜商家仅仅晒脸,近日来随着《武媚娘传奇》的热播,微商也抓住机会,曾经的大头照一律转变为晒胸照,这种紧跟“时代潮流”的方式实在令人哭笑不得。有些甚至露了点,再次刷新了下限。

  诚然,微商是新兴产物,其中还有很大的盈利空间,但如此的“粗放型”商业显然只会把朋友圈搞得乌烟瘴气,反而破坏了一个新兴的市场。为此,我们不禁也要琢磨,究竟微商的出路在哪里?

  环境亟须净化

  日前,京东旗下拍拍网正式宣布,将投入价值1个亿的资源公开招募1万名微商合伙人,“传销式”朋友圈代购成灾的现象似乎将得到规范。

  此外,多家公司也开发了自己的微商App,以零手续费、一键分享、微店联盟等手段吸引微商入驻。然而,即使是其中的佼佼者,App的功能和限制也尚未完善。记者试用了北京口袋时尚科技有限公司的“微店”App,许多被淘宝等成熟电商屏蔽的东西均可上架,而且很容易就能进入搜索列表中。微店App虽然算是应时而生,但其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业内人士表示,商家的目的只是为了瓜分微商这块蛋糕,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朋友圈的环境,但实际的净化作用并不显著。“正规军”的出现虽然可以让微店在交易和售后方面得到改善,但能否带动微商环境规范化还有待时间的检验。(记者 李铎 实习记者 肖鹏/文)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