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主席:学术不端行为必须人人喊打
新华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余晓洁、田颖)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16日表示,撤稿事件给我国学术界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再次表明我国学术界、科学界仍然面临着学风浮躁、学术失范的严峻挑战。学术不端行为正在变得更加多样、更加复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韩启德是在于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5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作上述表示的。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00多名研究生新生在现场聆听了韩启德的讲话和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科学道德宣讲报告。
今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宣布撤销已经发表的43篇论文,其中有41篇来自中国大陆,撤稿理由是发现有第三方机构有组织地为这些论文提供虚假的同行评审。近日,斯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64篇论文,这些文章均出自中国作者。
“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和权益专门委员会对撤稿事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实施作者曾借助第三方机构来完成投稿。这些第三方机构不仅提供语言服务,还提供论文代投,甚至论文代写、论文出售等越过学术道德底线的所谓服务,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链。”韩启德说。
近期,中国科协针对撤稿事件重申和明确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主要行为规范,组织中国科协所属200多个全国学会,发动科技工作者开展专项自查,杜绝因借助第三方而产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报告会上,韩启德代表中国科协郑重重申,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五不”行为准则:不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不由第三方代投论文;不由第三方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修改;不提供虚假同行审稿人的信息;不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有什么样的学术品格和氛围,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学术成就和人才。”韩启德强调,今后若再发生类似问题,所在单位要坚决处理。发现一起,查办一起,对学术不端行为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效应。
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尚勇介绍,这是自2011年以来,中国科协联合有关部委第五次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通过对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新入职教师和科研人员等进行宣讲教育,引导他们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和巴基斯坦北京妇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11日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使馆与北京巴基斯坦妇女协会(PWAB)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Dil se Pakistan”的筹款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