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尊严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5-10-22 09:48:50

农历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是我国法定的“老年节”。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以我国目前每年有3%的人口进入老年人行列计算,老龄化高峰将在十到二十年后来临。到本世纪中叶,3个中国人中就会有1位老人。

如此庞大的老年人队伍,他们的生存及精神状况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然而,近日的几则报道却让笔者为这个团体担忧起来。

据有关媒体报道,随着进城务工子女增多,“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而与此同时,社会养老又因为成本高等问题难以为“空巢老人”所接受,农村养老出现断层,高龄老人被迫务农自养。

另一则新闻报道称,在各地存在着一群“老年漂”,他们大多是跟随子女离开故土来到城市生活,帮忙照顾孩子和孙辈,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同时,他们也因语言不通、气候、饮食不适应等因素难以融入当地生活,承受着寂寞和惶恐。

 前者反映出了部分农村老人的生存困境。或许之前抱着“养儿防老”的观念,或许早早积攒下了一笔养老钱,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等现实因素的影响,这些农村老人不得不自力更生,劳作于田间地头,甚至还要承担抚养孙子孙女的重任。后者折射出我国部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匮乏。他们虽不为养老问题困扰,但却面临着各种各样难以适应的无奈困境。为减轻儿女的压力,他们远离生活了几十年的故土,抛下老伴,孤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城市,除却带孩子、做家务,他们的生活可谓是一片空白,没有朋友,没有兴趣爱好,这些都使得他们更加难以融入当地生活,倍感孤独。

今天的老年人是昨天的劳动者,他们对物质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理所应当享受物质文化发展的成果。各地要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相关部门要加大养老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社会组织要多计划社区活动,组织老年人参加,子女也要在情感上多关心父母,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加有尊严。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