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揭示新生代创业者特征:高学历 高技能 高起点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动力市场中心在京发布主题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创业与就业”的《2015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来临,经济增速的下滑并未削减就业扩大的动力。同时出现“创业促进就业结构优化”“新生代创业者主导创新驱动型创业”两方面的新创业就业特征。
创业促进就业结构优化
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从2010年到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其中201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超额完成了1000万人的就业目标。报告显示,在“众创”的新时代背景下,2015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增的企业数量将近1万家。这些新增企业的创业活动对不同产业层级、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影响从技术构成开始,逐步扩展到影响就业规模。
从企业类型上看,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创业活动的主要集中地,是影响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报告中援引《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汇编》的数据指出,2013年,国有企业数在内资企业中的占比从2008年的20%下降到17%,集体企业数占比则从30%下降到25%。
与之相对应的是民营企业就业人口数的连年增加。民营企业的城镇就业人数从2004年的2994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8242万人。民营企业已成为拉动就业的“大本营”。
对比城市与农村的创业情况,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多数行业的城市创业活跃度高于农村,并且更多地集中在第三产业。出现此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一方面80%以上的外商投资和国有企业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这些企业吸纳了一部分本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就业;另一方面,个体工商业的分布情况也呈现出城市企业占比高,城市高于农村的现象。
报告发布人、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分析,目前城市企业吸纳就业人口数逐年增加,城市创业活动开始向农村辐射,“城市包围农村”现象已经凸显。“与其说城市创业活动比农村多,不如说诸多新兴行业和城市特征更加匹配。”赖德胜认为,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城市中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扩展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等为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工作岗位,促使其补充到城市的新增企业中去。
“另一方面,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与调整,也为农村创业活动带来了新的机遇。”赖德胜表示,目前农村创业的主体一是返乡的农民工,二是还留在当地的农民。农村创业的领域既有与当地资源禀赋相适应的比较好的产品,同时也有与城市相对接的相关产业。“城市与农村的创业活动形成了联动,既有同步的地方,也有互补之处”。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和巴基斯坦北京妇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11日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使馆与北京巴基斯坦妇女协会(PWAB)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Dil se Pakistan”的筹款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