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高校外迁,不仅仅是人员的搬迁
北京高校人口疏解的大幕已经开启,据报道,北京城市学校等三所高校6600余名学生入驻新校区。高校外迁可缓解中心城区压力,也能辐射郊区,但高校外迁不仅仅是人员的搬迁,其背后的软硬件问题都不容忽视。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原本设在主城区的高校纷纷面临尴尬。一则为本就拥堵不堪的城市再“添堵”;二则高校本身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不少高校主校区(或称本部)越发显得拥挤,甚至连教学、住宿都无法完全保障。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高校纷纷外迁办学,开设分校或称新校区。外迁办学,正好解决了城市主城区拥堵等问题,也为高校带来了更大的办学空间,对于当地而言,吸纳了成千上万的高校师生后,带来了教育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机遇。
然而,外迁办学毕竟是不得已而为之之策。成千上万师生的搬迁,牵扯衣食住行、水电交通等一系列问题。首先就是教师面临远距离教学困难。以不少大学都设有分校的珠海为例,从广州本部到珠海校区,坐大巴一般得两个小时,往返就得四个小时,一天内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了,这个交通成本实在太高。因此,许多老师不得不将课时集中,尽量在一两天内上完。上完课又得匆匆赶车回来,至于课后讨论、生活中的沟通,恐怕就难以保证了。
除此之外,搬迁至新校区还面临孩子上学、医疗等问题。与市中心相比,高校外迁的迁出地往往较为落后,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条件严重不足。这对高校教师来说,难以产生吸引力。云南昆明多所高校搬迁至郊区呈贡,许多教师不得不早晚奔波于郊区和城里,甚至呈贡有房子也不太住,就是因为各种不方便。
而对于数量更为庞大的学生而言,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困难。曾有一名高校教师无奈地说道:现在不少孩子刚从农村出来,上大学又到了山沟里。尽管我们称大学为象牙塔,应该保有一份宁静,但对于许多未曾见过世面的农村孩子来说,在郊区乃至山里的大学待四年,这算不算好,恐怕难说。尤其是在大三大四面临实习、就业时,远离闹市的弊端就更加明显了。
诸如办学条件、校园环境、住宿条件等问题,随着学校及地方政府的不断努力,应该能够慢慢解决,但是包括文化氛围、学校传统、学风等在内的校园底蕴的营造,恐怕非朝夕之功。
高校外迁并非简单地将师生搬迁,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师生的意见,避免行政力量的主导。此外,应认真梳理好本部与分校、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将软硬件设施建设及时跟上。而加强校园文化、学科建设,突出育人而非产业特色,理应成为办学的重中之重。(夏白桦)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全球地标好物“跨越山海”聚顺义! 美食好物齐聚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想在顺义尝遍全球美食看遍中外好物吗?这场展会一定不容错过!9月19日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主办的首届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 在首都国际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 制片主任:李敏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短片【未封存的岁月日记】的时代意义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全球地标好物“跨越山海”聚顺义!
- ・2025中欧科学家论坛在沙龙中演绎“围炉夜话”
- ・2025中欧科学家论坛北京人工智能沙龙圆桌讨论出新意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 ・百集访谈录《健康大讲堂》虾青素——抗氧化的红色革命
- ・书写新时代文旅发展新篇章——中国文旅传媒网深入鄂西长
- ・2025中欧科学家论坛北京人工智能沙龙在北京国家数字
- ・汇聚青年智慧 共谋媒体合作新篇章 ——“汇中外智慧・
- ・“黄河之滨也很美•赞美兰州”弘扬黄河精神全国文艺展演
- ・首都职工践行“两山”理论环保公益行动走进房山蒲洼乡自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