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旅游追梦人——专访国际海洋旅游经济论坛执行秘书长于欣姝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5-12-09 14:05:54

国际海洋旅游经济论坛执行秘书长于欣姝

  海洋旅游追梦人——专访国际海洋旅游经济论坛执行秘书长于欣姝

  央广网海口12月2日消息 中国在海洋旅游产业已经发展了大约十年,但是在这十年过程当中,中国与国外尤其是欧美还有澳洲的海洋旅游产业出现了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学术研究和产业投资的布局差距。

  11月28日,第三届国际海洋旅游经济论坛暨2015海南国际海洋旅游高峰论坛在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重点围绕海南海洋旅游产业升级打造与国际旅游旅游岛战略开发注入新活力,打造海南在“海上丝路”中的区域影响力,实现可持续性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与国际旅游岛战略升级。

  论坛召开期间,央广网记者采访了国际海洋旅游经济论坛执行秘书长于欣姝女士,谈及中国海洋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发展路径,相关产业投资机会和海洋旅游开发如何配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央广网:我国海洋旅游产业现状和我国的海洋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路径?

  于欣姝:中国在海洋旅游产业整个产业投资已经发展了大约十年,包括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推进,包括中国沿海的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中国已经在初级的开发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十年的一些进程。但是在这十年过程当中中国与国外尤其是欧美还有澳洲的发展大概有30年的差距。我们会说有两个大的差距,一个是学术研究差距,一个是产业投资的布局差距。国际海洋旅游经济论坛就是为弥补我们中国海洋旅游产业发展过程当中与国外学术研究产业布局两个差距才发起的。

  作为论坛的两个发起方之一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它是中国第一代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在学术研究方面在中国目前来说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在产业投资方面,大学是无法发挥产业投资的一个作用。那这需要发挥一个公司的作用,另一个发起方艺品醇国际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正是将前期服务世界500强、政府研究机构的相关经验应用到国内。

  这样就能弥补中国在海洋旅游产业当中、学术研究与产业投资当中不相匹配的一个缺失,真正实现学术研究和产业投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央广网:您刚才也说与欧美、与澳洲我们大约有30年的差距,那我国海洋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前景如何,我们需要怎么来做?

  于欣姝:中国现在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而“一带一路”就是中国与国际接轨甚至超越在国际产业布局、产业研究的一个大的部署。海洋旅游产业经济正是海上丝路的一个国家战略布局,落地于公众的一些消费经济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海洋旅游经济在未来的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是符合国家的一带一路的布局。同时又是能力将大众消费经济进行接地气布局化的一个过程。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我们要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中国在学术研究、我又说到了学术研究与产业布局,一定要实现一个顶层设计,你没有顶层设计,没有一个综合性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布局的,那就是中国14个沿海城市等于是各忙各的。

  再有就是李克强总理不断强调的“双创”,那我们在双创的基础上又提出“创意”,创意是在旅游消费经济过程当中,将大众经济与政府方针、战略的融合,海洋旅游发展在未来产业过程当中势必要讲大众消费与国家消费政策还有投资政策进行一个大的产业融合。

  央广网:您能介绍一下海洋旅游的投资计划吗?有哪些投资机会,我们将来要做什么,要投哪一块?

  于欣姝:我刚才说的中国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我们竟然发现也有一些可取的经验,比如中国已经形成了目前的一些海洋休闲产业消费,海洋体育产业消费,海洋养老产业消费还有海洋医疗产业消费,在这四大消费过程当中中国的布局并不是非常科学的,我们可以进行一些产业升级,慢慢进行一些细化。在未来中国海洋旅游目的地的打造过程当中,海洋休闲消费还有海洋体育消费势必将成两大消费趋势。中国现在这种老龄化问题,未来中国养老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单纯性的靠社保,而是更多的通过这种理财型的消费实现个性化的养老问题的解决。比如说欧美一些高端老龄化的社区,它能使通过中年时期、青中年时期为自己实现的一些理财、养老、一些产品的设计。所以休闲、体育、养老、医疗将是未来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窗口。

  央广网:本次国际海洋旅游论坛是第三届了,前两次论坛是在哪开的?

  于欣姝:第一届优先选了福建省平潭。契合了国家在打造一带一路过程当中,大陆与海峡两岸经济的交往与文化的合作。第二届在连云港召开。第三届就是到海南。

  央广网:第三届要启动中国国际海岛旅游产业联盟?

  于欣姝:我们刚才讲国际海洋经济论坛就发挥两个大作用,第一是发挥中国最顶尖的、综合性的学术研究,就是对海洋旅游经济的一个学术性研究,建一个创新型的智库。

  第二是建一个产业投资的一个智库,就是将真正的一些顶尖的学术的智库成果应用于产业投资,同时将产业投资过程当中及时发现的一些问题,同时反馈给学术界,让学术界及时的跟进这个问题或者将没有解决的这个成果,如何细化到产业投资过程当中。欧美为什么可以打造成世界先进顶级的国际旅游岛,就是因为国际化的跨国公司已经具备了一些智库化的研究成果,而中国目前来说,对海洋旅游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具备这种综合性的产业投资的功能,包括一些大的航空企业,包括大的投资性的企业,包括大的一些文化投资传媒性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具备对海洋旅游综合性的投资,它只是在海洋旅游经济当中某个领域的投资。最后发动一支中国海洋旅游或者中国海岛旅游产业基金,就基金真正纳入到可持续性发展的海洋旅游投资项目当中。

  央广网:您刚刚提到基金,我们有想法吗,比如说未来我们想做到多大规模?

  于欣姝:在国外海洋旅游产业基金前期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一般最低的启动基金是在50亿人民币。50亿在中国的一个产业来说并不是很大,应该说是最基础的。在未来的2-5年可以发挥到200亿,再接下来的2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产业有回报,应该是根据市场回报我们再进行一些真正投资的增加,而不是一些盲目的增加。

  央广网:这次还有一个海洋创意设计大赛,我想问一下这个是以什么形式投稿,有哪些激励方式?

  于欣姝:我们这次提供的机会是面向于公司、也面向于个人,既面向于业内、也面向于非专业。这次国际海洋旅游创意大赛正是将全面的创意力量融合到这次的产业升级过程当中,所以报名的人它既可以是团体、比如说是公司、甚至是大学、协会,也可以是个人投稿,我们更加倾向于是投稿的过程当中他的每一次投稿可以跟产业的升级发展融合在一起。这次的创意大赛并不是群包、群揽,我们更多借助于公众参与到每个点上做细节。将中国真正的这种旅游目的地在细节上面打造从硬件上面升级一直到软件上的服务升级,实现到真正的每个人将自己的创意、创新与自己是否下一个要进行创业联系到一起。

  我们会设一支国际海洋生态旅游基金,这支基金至少是100万,将培养中国、面向国际化的新生代的设计力量。

  央广网:都说办店要办百年老店,您对国际海洋旅游经济论坛有没有一个畅想,梦想把这个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于欣姝: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一个梦,如果说前三十年中国人的梦就是我要与世界接轨,那到我们这一代,不仅要与世界接轨,应该用一些创新性的力量来引导世界,让世界来倾听中国声音。所以我的梦想是在未来的5年内,中国将在世界各国的海岛国家,海岛地区轮流举办国际海洋经济论坛,我们将形成中国的海洋品牌。国际海洋旅游经济论坛奋斗的历程是中国新时期“海上丝路”的里程碑,这历程充满各种挑战、各种艰辛、各种未知,但正是因为新一代中国人敢于向世界发出最强音,世界才可以真正了解中国未来。这是我未来对这个平台的一个设想。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