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小学一天只上三节课 还没有课本?
笔者曾敏敏,哈佛大学校友,哈佛大学亚洲学生奖学金委员会委员,曾出版《十年——一个哈佛女孩的故事》。笔者曾多次带队到新西兰,体验当地学校全真课堂。本文结合笔者的经历和见闻,详细地分享了新西兰中小学教育的细节差异。
在新西兰,中小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学校注重和尊重学生的意见,以英式教育为主,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和要求都非常严格。
我们所到的这所学校有小学和初中,经过简单测试,学生被安排进入不同的班级上课。
当家长和孩子看到课程表时,都吃了一惊,因为一天只有三节课!一节课1个半小时!学生如何集中注意力?怎么坐得住?大家疑惑不解。当大家期待老师发教材时,又是一惊。因为这里的小学没有课本,当地学生书包里装的不是书,而是吃的。
学生从早上9点开始上课,第一节课结束后是早茶时间,学生从包里拿出便当、水果、巧克力等,一起交换美食。11点开始上第二节课,结束后便是1个小时的午餐时间。最后一节课是从下午一点半到到三点,三点就放学了。
一番亲身体验后,大家感觉1个半小时其实很快就过去了的。尤其在上厨艺、裁缝这些课程时。其实新西兰小学阶段开展的是通识教育,旨在帮助孩子培养多种能力。学校课程的设置除了语言、数学、科学之外,老师还会根据教学大纲安排丰富的多元课程。比如,体育、音乐、厨艺、木工、裁缝、舞蹈、演讲……大家都惊叹这里的好多课像“兴趣班”。
同去的一位家长感慨道,“新西兰中小学天天都是公开课!”因为家长可以随时到学校观摩学生上课,也有些课程需要家长配合,比如体育课。
新西兰游学之旅,令大家感到最大困惑的,便是学生没有家庭作业!为此,去年我亲自到学校一探究竟。
原来在课堂上,老师上了几十分钟的课后,余下的时间都拿来让学生们写作业了。所以,作业大多在课堂上就完成了,学生们极少带作业回家做。因此,新西兰小学的学习非常轻松,没有考试,几乎没有家庭作业。不过学生每天回家都要进行阅读理解训练。老师要求学生带着一本几页纸的故事书回来,家长要孩子念故事,但孩子不是单纯的念书,家长要看孩子的发音是否准确,及时纠正,还要帮助理解故事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新西兰小学老师对不同的孩子布置的作业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阅读训练,但故事内容不同,阅读有深浅级别。去年的夏令营里,我们团里有个7岁小女孩,第一次出国,英语基础很弱,老师给她的作业就是抄字母,在字母中填色。新西兰老师上课还有个特点——大多老师上课声音很小,不用大喊大叫,学生却听得格外认真。(文:曾敏敏-新足迹游学网创始人,华英教育董事长)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中沙共绘智慧新城蓝图 沙特未来城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9月21日,2025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未来城市发展论坛暨沙特智慧城市·双城建设与运营供应链优选启动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 制片主任:李敏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短片【未封存的岁月日记】的时代意义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中沙共绘智慧新城蓝图 沙特未来城双城供应链优选在京启
- ・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共 和 国 的 荣
- ・全球地标好物“跨越山海”聚顺义!
- ・2025中欧科学家论坛在沙龙中演绎“围炉夜话”
- ・2025中欧科学家论坛北京人工智能沙龙圆桌讨论出新意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 ・百集访谈录《健康大讲堂》虾青素——抗氧化的红色革命
- ・书写新时代文旅发展新篇章——中国文旅传媒网深入鄂西长
- ・2025中欧科学家论坛北京人工智能沙龙在北京国家数字
- ・汇聚青年智慧 共谋媒体合作新篇章 ——“汇中外智慧・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