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变淡引吐槽 年轻人集体追忆“过大年”
年味儿变淡引吐槽
年轻人集体追忆小时候的“过大年”
年过完了,吐槽“年味变淡”却成了一个让人难以释怀的话题,不少年轻人开始集体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情节。淡忘的年俗仪式、日益“简便”的团聚方式……让昔日欢天喜地的“过大年”几乎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怀旧。
“我记忆里的年味儿是各种年俗带来的仪式感,郑重严格的敬天、祭祖,年三十、初三两顿家族团圆饭……”过完年,在北京工作的小徐如期赶回来,从浙江嘉兴的小镇姑娘“秋”,变回了高层写字楼里的“Linda”。在小徐眼里,大城市北京对传统习俗的坚持远不如她南方的家乡,然而即便是在家乡,年味儿也是越来越淡了。
“就拿必行的‘祭祖’仪式来说,过去我爷爷还在世的时候,每年都要提前准备,几个盅、几双筷子、放茶叶还是米、点多少香烛……那是乡下人过年的大事,可真是一丝不苟,清楚得倒背如流。”但几年前,小徐的爷爷去世了,小徐的家也从乡村搬到了城镇。现在过年,祭祖礼还是要行的。但流程却随意了很多,“桌子的朝向不再讲究,祭品的数量也非常随意,我爸常说,‘意思到了就得了’。”
与规矩一起被淡忘的,是年俗的意义,“那桌上摆几个盅,就是祭几路神,都被我们慢慢忘记了。”小徐觉得,仪式上的清减和随意,带来了人们对“年”在心理重视程度上的减弱,“让人觉得过年跟平时没什么两样。”
生活在北京城的小林对年味儿的淡化、过年的日常化也有感触。“年初一,串门走亲戚,拜大年;年初二,跟着妈妈‘回娘家’,在姥姥家热闹一下……”如今,拜年的流程已被纷至沓来的“红包雨”取代,再不用“串门”说吉祥话,一个“大包儿”尽在不言中。“回娘家”的内容也变成了围坐在家中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各类贺岁片和肥皂剧。
关于过年日常化的现象也有网友调侃,“‘年味儿’终于也加入了‘致我们终将失去的××’系列。”网友指出,“当你抱怨过年吃吃喝喝没意思,抱怨给每一个长辈磕头太麻烦,抱怨你三姑六婆询问你恋爱学习工作情况。当你懒得帮忙包饺子,不再跟着贴春联,不愿跟小孩子一起疯。只是抱着你的手机在微博、微信、空间、脸书发状态:‘过年好无聊啊’。你这样能感受到年味儿还有天理吗?”
孙乐琪
(责任编辑:孙乐琪)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红色经典庆八一、致敬人民子弟兵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7月30日 ,由著名音乐家朱思思老师精心打造的“什刹海思思乐坊庆祝建军98周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民族音乐会”,在北京西城区什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 制片主任:李敏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短片【未封存的岁月日记】的时代意义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红色经典庆八一、致敬人民子弟兵
- ・巴基斯坦部长伊克巴尔在华举行媒体交流会
- ・京堰环保志愿者联盟建军节开展“感恩守井人 思源到十堰
- ・2025·首届传统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圆满收官,共
- ・海外华媒: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产供链畅通 为全球发展注
- ・英国城市嘉年华隆重举办,华裔侨领及相关社团参加亮眼
- ・山东企业家代表团到访德国慕尼黑深化中德经贸文化合作
- ・鸟巢非遗文化周X非遗印迹沉浸式艺术展在鸟巢文化中心开
- ・习近平主席与美国艾奥瓦州友人跨越40年的友谊
-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大型文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