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纪录片爆红 引发社会讨论
央视纪录频道计划在春节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的黄金时段排播纪录片《谈婚论嫁》,全片5集,每集24分钟,这在纪录片里属于低成本小制作量级,却为何被称为“继《舌尖上的中国》后,央视重推的开年大作”呢?
《谈婚论嫁》在央视播出前先在网上试水,1月18日在腾讯视频上线,反响猛烈,4小时点击突破100万、24小时点击突破200万,上映8天后突破1000万点击量,而通常人文类纪录片的网络点击量在20万左右。此外,加拿大、法国、德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电视台都已经购买。显而易见的理由是,《谈婚论嫁》的题材在年轻人中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全片5集从剩女、裸婚、闪婚、异地、跨国、网恋等多个角度切入,讲述中国2亿单身男女的催婚烦恼、北上广漂族无法承受的裸婚之痛、十年来不断高涨的离婚率、日渐消失的与子偕老的诺言,记录80后一代的爱情、婚姻生活故事。这种先网络后电视的播出方式,也是开央视先河。导演曲楠解释,这样安排是基于观众心理,单身年轻人在春节前的半个月,催婚焦虑集中爆发,因此网络先趁势而出,而电视台播出安排在年后一周,则是为了疏解父母们与子女在婚姻问题上尴尬、隔阂。
第一集“剩女”主题在网上引发话题争论最多,也最为激烈。片中记录了三位单身女子的相亲过程和她们知音难遇的烦恼,三个女孩子,一个是博士后,一个是女强人,一个是摔跤运动员,她们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大龄剩女,都渴望爱情,渴望婚姻,却在一次次相亲中挫败。这些故事,如果放在影视剧里是司空见惯的烂桥段,但看了纪录片,实话说,观众的想法可能会与片中人物自己的想法有明显偏差,或者说,她们“剩下”的原因一目了然了。比如,出身小乡村在北京成为女强人的鸿莲和女博士后孙旸,片中有一段她们的相亲过程,实话说,简直是提审,两位姑娘不动声色的强势。而在相亲后的采访中,她们两个丝毫不觉得是自己的气势吓住了相亲对象,眼中全是男生的错。鸿莲希望找到仰望的感觉,她眼中的相亲对象“太肉,不像男人”,不能给她安全感;孙旸对相亲对象一番审问之后,淡淡地表示这个男人驾驭不了自己,只能说不反感。另一位摔跤运动员余燕,虽不强势,但她偏执地认为,男人只有完全接受她过胖的身材,才有机会成为走进婚姻的真爱。而很明显的是,她的确非常胖,而她的胖不是不可改变的。
“剩女”是社会话题,影视剧、文艺作品中的剩女都是和氏璧,生活中,人们往往非常不解,为什么各种不缺相貌、能力、学识的女孩子难觅佳婿,最后大都归结为,男人无能。而《谈婚论嫁》这种不带立场的纪录片则让人全面地看到男人、女人两方,突然醒悟到一点,就是在“剩女”的问题上,我们的结论往往出自女性表达,而男性立场严重缺失。因为女人爱表达,爱倾诉,而男人恰恰相反,他们出现在纪录片里,竟显得如此弱势。失去了温柔、婉约,趋向强势、偏执、武断的女强人,还被女权高涨的社会舆论鼓励与称赞,男人们是无奈还是无力发声?
(本报记者 金力维)
(责任编辑:金力维)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和巴基斯坦北京妇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11日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使馆与北京巴基斯坦妇女协会(PWAB)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Dil se Pakistan”的筹款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