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分不让读大学并非是歧视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3-01-29 10:27:00

  广东省政协分组讨论中,省政协委员、广州大学教授杨木壮建议高考将375分设为“最低录取线”,低于375分不录取。他说,低分考生不适合读书,不是说素质低,而是更适合干其他工作。杨木壮还表示,分数太低只是说明读书不行,低分考生还可以去做其他工作,到合适的岗位去。杨木壮举例说:“现在很多体力劳动的岗位还处于‘用工荒’的状态。”(1月26日《南方都市报》)


  尽管杨教授的这番言论有些雷人,而且必定会遭受到很多的反对意见,但笔者认为他其实没有把话说完整,其实375的说法很能让人深思。

  笔者理解下来,杨教授并非认为高等教育就是只有部分考试成绩好的人的专属特权,而375以下的人就没有资格受教育。其实他的意思是现有的高考制度,高等教育的水准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以书面知识,做考题为主的教育模式很可能会让不少有其他方面之才的人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呼吁的是学生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高考和读大学这件事,不是非要想尽办法挤破头地、即使高考分数很低也要去读个野鸡大学。也就是说375以下的人不读大学实质不是对学校说的而是对这些考生建议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读375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其中并没有歧视的成分在内。365行,行行都有状元。对于成才的渠道也是一个道理,不是只有读大学这一根独木桥。寻找配偶的时候人们总是会说不求最美但求最合适。出人头地、寻求成才的途径也一样。高考虽然重要,虽然被万千人追寻,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相反,如果明明适合直接进去社会工作而为了拿文凭去读大学,反而是一种浪费时间、机遇的行为。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所以希望年轻人都能够理性看待高考和读大学。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