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http://www.cec-tv.com.cn > 名人世界 > 李光斌

以身化桥传友谊

来源: 作者:栏目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2-11-17 21:33:48

   五十多年前,李光斌先生就曾说过: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急需向外国学习,结交天下以友好待我之民族,传递中国的友好声音,愿以此身化作桥梁,将文化传播, 将友谊播撒。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一生中孜孜不倦地学习外语,学过俄文,英文,更以阿拉伯文为终生的职业。从1960年开始学习阿拉伯语,至今已经是52个春秋了。在近两万个日日夜夜中,他一直笔耕不辍,辛勤从事翻译工作。

   李光斌先生长期在阿拉伯世界生活、工作,结识了许多阿拉伯朋友,阿拉法特、萨拉勒、萨巴赫、贾比尔、尼迈里、卡布斯、布迈丁、鲁巴伊、萨利赫、卡扎菲等等国家领导人和阿拉伯国家的平民百姓都是他的朋友。

    几十年来,李光斌先生翻译了几十部书、撰写了十几部书和数十篇有关阿拉伯世界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等方面。奇妙的《赛福奇遇记》、《天房史话》,鸿篇巨制《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全译本)、《科威特造船史》等都是他的译著, 他还编写了《萨达特——中东和平进程的先行者》、《一代天骄阿拉法特》、《拉宾——和平进程的殉道者》、《戈尔巴乔夫——通向政权之路》、《苏阿德·萨巴赫诗集》和几十篇短篇。


一、卡塔尔向中国学者颁发伊本·白图泰奖: 

    近年来,国际文化界越来越重视阿拉伯伟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及其《游记》的巨大价值,“伊本·白图泰学”研究热风靡海内。但长久以来,《异境奇观》一书从来没有权威的中文全译本,研究起来多所掣肘。另一方面,国际学术界也一直质疑伊本·白图泰是否真正到过中国本土。李光斌教授受阿拉伯使节委员会委托、得到摩洛哥科学院院士阿卜杜勒·哈迪·塔奇博士授权,翻译的《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由北京海洋出版社的出版,不仅使世界文化之林中增添了一朵艳丽的汉译游记文学奇葩,而且使上述两个问题一古脑儿迎刃而解了。李光斌教授也因此受到国内外政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尊敬,被阿拉伯朋友叫做“中国的伊本·白图泰”。

    2010年,中国、摩洛哥、巴勒斯坦、埃及、伊朗、土耳其、英国、黎巴嫩等国的85位专家和学者齐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应邀出席卡塔尔国家元首夫人筛海穆臜关怀下举行的“阿拉伯与穆斯林旅游学国际研讨会”,专门研究“海上与沙漠中的阿拉伯人”。此次会议集中研讨的议题是“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中国的阿拉伯语资深翻译、开罗阿拉伯语言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光斌教授是这次会议邀请的唯一一位中国嘉宾。


李光斌教授(上图左一)在大会开幕式主席台上


    大会决定表彰世界各国为翻译《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做出杰出贡献的翻译家与学者颁发“伊本·白图泰奖”。受奖者共有九人,除了对阿拉伯文化遗产的发掘以及加强中、阿友谊作出特殊贡献的中国翻译家李光斌教授外,还有摩洛哥、意大利、英国、苏丹等国的八位学者获此殊荣。李光斌教授是中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卡塔尔国文化、艺术和遗产部大臣哈迈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库瓦里博士向他颁发了“伊本·白图泰奖”。


卡塔尔库瓦里大臣(左一)向李光斌教授颁奖



     这是中国翻译界首次获得此等国际奖项。李光斌教授是获此奖项的中国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因此,“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题为《卡塔尔文化大臣向中国学者颁“伊本-白图泰奖”》的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非洲”杂志、“泉州晚报”、“红山晚报”、“赤峰电视台”、“装饰化妆”杂志等,纷纷发表评论,全国十几家网站转载了人民网的信息。

   摩洛哥权威学者、外交家阿卜杜勒·哈迪·塔奇博士在此次大会上也获得了同一项奖励。


二、摩洛哥国王嘉奖出版《异境奇观》

    2008年《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全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中国以及阿拉伯世界各新闻媒体的关注。他们纷纷发表消息与评论,一些重要的图书馆争先将其购为馆藏,开罗阿拉伯语言科学院、摩洛哥科学院、摩洛哥王宫档案室、巴林国家图书馆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有关部门均将其收藏。

    2009年5月在突尼斯举行的“阿拉伯著作中文译著展”上展出了《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全译本),还特意邀请阿卜杜勒·哈迪·塔奇博士到场介绍中译本并签名赠书。此书得到与会代表和中外媒体的广泛赞誉。

   上海世博会期间塔奇博士在摩洛哥开馆日专程赶到上海就《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翻译出版的重大意义作报告。

   塔奇博士还借此机会于10月16-17日到北京会见了译者以及摩洛哥大使。中国国际电视台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为此赏赐御函表扬。他在函中高度评价和赞扬此书的翻译出版工作。

   下面是摩洛哥驻华大使阁下转交给中国翻译家李光斌教授的御函原文与译文。


三、伊本·白图泰泉州定居

    伊本·白图泰在传递中阿友好,促进中阿文化交流方面如同中国的伟大航海家汪大渊一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功不可没。中国人民向来是知恩善报的,具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美德。因此,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与中国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共同决定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永久设立“伊本·白图泰角”并树立“伊本·白图泰塑像”。雕像设计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请著名雕塑家设计了几个伊本·白图泰塑像的样式,提交给摩洛哥驻华大使馆,请其选定的。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伊斯兰文化陈列馆落成之日,举行了“伊本·白图泰塑像”揭幕仪式,为伊本·白图泰在中国建立了一个永久的大使馆。从此,伊本·白图泰就和中国大航海家郑和同处一馆,共享人们的景仰。

    泉州港是伊本·白图泰访华的第一站,也是他离开中国的最后一站。泉州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说。“刺桐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甚至可以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而且,他说:“我看到港内有上百条大船,至于小船可谓多得不可胜数”。伊本·白图泰口中的“刺桐”就是“泉州”的别名。

   阿拉伯使团长、科威特国驻华大使费萨尔·盖斯阁下应邀率团出席了揭幕式。


四、《异境奇观》中文版首发式

 《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全译本)于2008年由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此书出版之时恰值中国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伊斯兰文化陈列馆落成之日,厅中设有“伊本·白图泰角”并“伊本·白图泰塑像”。因此,泉州市政府、北京海洋出版社与中国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商定《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全译本)出版的首发式在泉州举行。出席首发式的有阿拉伯外交使团长、科威特大使率领的外交使节代表团,出席海外交通史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以及新闻媒体的记者们。

    会上,译者向泉州市政府捐赠《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全译本)的精装本。泉州市政府由副市长潘燕燕女士代表受书。她对此书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并高度评价译者为此做出的努力。


五、阿拉伯使团长感谢出版《异境奇观》中文版

    《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全译本)出版后,出版社刘义杰主编与译者李光斌一起向阿拉伯使节赠送图书。下图为译者向使团长科威特大使费萨尔·盖斯阁下赠书时合影。



2009年3月18日,使团长费萨尔·盖斯大使阁下代表阿拉伯使团致函译者高度评价和赞扬译者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下面是使团长信函的译文:


日期:2009年3月18日

尊敬的李光斌教授阁下:

敬启者,

    2009年3月16日,阿拉伯使节委员会在阿拉伯联盟驻地举行了例会。我在会上宣读了您于2009年3月5日写给使节委员会的信函。您在信中通知,已完成了阿拉伯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书《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的翻译出版工作。

    阿拉伯使节委员会赞扬您在将这部重要的历史书籍翻译成中文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同时指出该工作本身的艰巨性、准确性和浩繁性。使节委员会高度评价您的这项工作,认为它是服务于阿、中文明关系与文化关系的工作。您正确地选择了这项囊括历史、地理、人文与人道主义各个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整体遗产工程。委员会认为这是一件优秀上乘的成就。委员会要求我感谢您向阿拉伯驻京使节们赠送这部珍贵的图书。

   请接受我、使节与代办同仁们以及阿拉伯联盟驻京办事处主任的真诚的敬意,祝您永远健康,继续奉献。


阿拉伯外交使团长

科威特大使

费萨尔·拉希德·盖斯(签字)


六、摩洛哥科学院为《异境奇观》中文本举办讲座

    摩洛哥科学院在收到《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全译本)后,专门组织了一场讲座,邀请阿卜杜勒·哈迪·塔奇博士作了题为《推介摩洛哥王国科学院版《异境奇观》的中文译本》的专题报告。

李光斌教授与塔奇博士摄于开罗科学院


    下面是塔奇博士所作举荐报告的译文:

推介摩洛哥王国科学院版《异境奇观》的中文译本

    人们以前谈论,现在谈论,将来会继续谈论这位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他那个时代的著作者们说他是“游遍全球,纵横东西”的“阿拉伯与非阿拉伯的大旅行家”。全世界各方人士也在谈论他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伟大《游记》。他们将其与在我们中间流传的各种语言的《游记》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个共识:“它是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游记”。

    伊斯兰教历8世纪中叶即公元十四世纪,当一些著作在马格里布和馬什里格不断产生回响时,这部《游记》就已经名扬海内外了。全世界研究者的目光都投向了这部《游记》。

    因此,瑞士的东方学者布尔克哈特(Burckhardt)在1809年底发现了这部由记得缩写本。赛岑(Seetzen)大约在1810年在馬什里格获得了一部包括有《伊本·白图泰游记》缩写本的著作。十年之后,德国的东方学者克瑟加登(Kosegarten)发表了一篇文章,附有带译文的缩写本内容。他的一位学生阿培梓(Apetz)发表了缩写本的部分章节。

    那个缩写本不是布尔克哈特(Burckhardt)发现的那个缩写本,只是叙利亚阿勒波的学者贝鲁尼(伊斯兰教历1085年即公元1647年作古)编撰的“精选本”。根据这部“精选本”,萨姆伊勒·李依(S.Lee)于1829年将其译成英文,并增加了一些注释。

      1840年,葡萄牙科学院发表了《游记》的部分译文。从此,我们知道了,该《游记》的一些内容已经翻译成外文了,直到公元1853——1858年间在法国出现了迪符莱梅(Defremery)与桑桂奈提(Sancuinetti)二人根据巴黎皇家藏书局的三个版本翻译的《游记》的全译本——法、阿合璧的四卷本。

    最重要的是,我们注意到瑞典驻摩洛哥领事Graberg de Hemso先生早在公元1828年说,在利比亚的的黎波里有一整套《游记》。我们认为它应该是巴黎皇家藏书局收藏的三个版本的母本,也是上述两位法国翻译家所依据的版本[1]。法国的积极性刺激了众所周知的不列颠东方学者哈密尔顿·基卜爵士(H. Gipp),他决定将其翻译成英文。他确实翻译了前三卷,第四卷由他的学生贝肯汉姆(Beckingham)在他辞世后完成了。德国学者奥斯卡尔·贝舍尔(O.Peschel)开始在《在国外》(《Das Ausland》)杂志上对其进行诠释。此外,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五十多种外语译本。换句话说,《游记》已经进入约五十个国度,与五十种文明实现对话。 

    人们争先恐后地翻译《伊本·白图泰游记》。我们感到急需中国广阔的天空。这个中国具有大约十五亿的人口。伊本·白图泰在他的《游记》中辟出大块篇幅,谈论中国皇帝派员晋见印度国王,谈及吐蕃地方产麝香獐[2],或者论及访问中国南方。

      伊本·白图泰是率先用阿拉伯语向世界其他民族介绍中国的人,他通过这种语言做出了最好的介绍,最完美的推介。

    我们每一个听说过中国,或者访问过中国的人,都会提及伊本·白图泰,也必然会听到中国人谈论这位伟大的旅行家。

    1988年6月中旬,我随同前往中国的摩洛哥代表团首次访华。当时,代表团由摩洛哥文化大臣率领,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建立联系。他们为代表团安排的日程中有一项是我到大学发表演说,题目是《伊本·白图泰眼中的中国》。出席讲座的有学生和关注东方学的学者们。

    出席讲座的男女学生与教师们就《游记》,特别是从印度到中国的部分及吐蕃的信息,提出了许多问题,从而使我更加关注这位伟大的旅行家[3]

    这次访问期间,送我一本1985年译成汉语出版的《游记》。该书是由阿拉伯语教师马金鹏翻译,北京大学东语系主任陈嘉厚送给我的。尽管赠送给我的译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是它却是1933年由埃及一些教授们修订的《伊本·白图泰游记》,由埃及教育部出版,供学院讲授《游记》使用的版本。

    众所周知,中国对伊本·白图泰的研究要追溯到20年代[4]张星烺教授开始翻译《伊本·白图泰游记》的“从印度到中国”的部分。译文是从亨利·玉尔(1888年作古)的英文译本和麦锡克先生的德文译本翻译的[5]

    1997年,摩洛哥王国在丹吉尔举办了伊本·白图泰诞辰700周年国际节。我们邀请了中国东方学学者中的一位教授,他是当时在中国出版的《阿拉伯世界》杂志的主编朱威烈教授。

    但是,我们今天准备推介的是杰出的法立德教授、具有坚强意志的李光斌博士的优美的全译本。

    他曾就选取什么版本的问题与摩洛哥外交部进行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因此,当时的文化与科学合作司司长阿奇宰·伊玛目大大使阁下给我写了一封公函,编号为0074ع م 1110。   

    最后,决定选用摩洛哥王国科学院1417年即公元1997年出版的,由我根据散见世界各地的三十个版本进行审定的五卷本作为蓝本。

    因此,我便与这位教授进行联系。发现他竟然是我们在开罗阿拉伯语言科学院的同仁,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兼北京图泰翻译研究服务中心主席。

    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教授,曾在外交使团服务。他出席了2004年6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伊本·白图泰的巴黎国际研讨会。我们交换了意见。2005年3月阿拉伯语言科学院第71届年会上,他在大阶梯会议厅,向科学院全体院士发表了极其重要的论文,题目是《阿拉伯旅行家的泰斗伊本·白图泰》。

    今天,这位优秀的人才专心致志于研究这部鸿篇巨制,将其全文译成中文,向中国介绍了一位摩洛哥的学者、阿拉伯学者

    除了谙熟那个时代的中国史、熟知事件细节、接近读者与伊本·白图泰关于中国的观点的我的同仁李光斌大胆地承担这一勇敢的工作外,再没有人敢一试身手了。

    在此期间,他找到一个接一个的资料证明摩洛哥大旅行家曾经到达中国。他实事求是地说明中国的路标及其城市。伊本·白图泰详尽地考证了宰桐(刺桐城),吐蕃区(Tibet)[6]以及他所了解的中国各地区的种种生活情形:那里的男人们、清真寺、港口、宗教、河流,其中就包括伊本·白图泰叫做斯布尔河的黄河——中华文明的摇篮。

    他注意到登月者将伊本·白图泰的名字命名月球南纬7度、东经50度的环形山,从而使他的名字与月球同辉。这正像摩洛哥人在穆罕默德五世[7]被流放到科西嘉岛后将其比作月亮一样。

    我们的教授不失时机的谈到,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在1963年访问摩洛哥王国时,曾经要求哈桑二世安排他访问伊本·白图泰的故乡丹吉尔,借以表达他对摩洛哥大旅行家访问中国并把中国介绍给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感激之情。

    李光斌教授把他所了解的有关《伊本·白图泰游记》的知识全都予以增加。他赞美摩洛哥大旅行家博闻强记,把一切信息都记在心里。四分之一多世纪以后,他向读者提供了全部875个地名以及1584个人名的信息。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向中国朋友提供译成他们本国文字的这部伟大的阿拉伯遗产,要感谢中国东方学泰斗采取的具有先导意义的步骤,向中国民众提供了一份阿拉伯——中国史的重要资料。而且李光斌同仁从另一方面提出新证据,证明摩洛哥人是率先传播中国文明:巨大的中国船队、周密的中国制度、中国思想家的智慧、他们为人类繁荣而做的工作、他们创造了纸币以及在中国首都为伊本·白图泰所绘制的绝妙画像。

    不错,摩洛哥人是最早通过此《游记》将中国介绍给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和其他地方。他们在建立各民族、各地方的文化对话及民族共处方面,无论是谁也无论在哪里,做出了贡献。

    的同仁李光斌的名字将与《游记》的主人公的名字一起永存。与为了人与人的认识,无论是在馬什里格还是在马格里布或者是在其他地方,而努力工作的人一起不朽。

    在我结束这一说明之前,我愿再次赞美教授所作的另一件伟大工作。他将伊本·白图泰关于中国的言论搜集整理,并且附上支持这些有关伊本·白图泰的资料的参考文献,编辑成册[8]

    我本意于今天(2010年3月4日)将此译著献给王国科学院,以表达我对科学院适时出版这部依据三十个版本审定的著作的感谢与敬意。

    这个倡议对关注文化氛围的世界各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关注的这位旅行家一直是摩洛哥历史上令人感到自豪的人物。


附件:

——《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全译本)

——《伊本·白图泰中国纪行考》

这两本书是李光斌教授的礼物


                    摩洛哥王国科学院院士

                    阿卜杜勒·哈迪·塔奇博士


李光斌教授赠给科学院的书籍




[1]塔奇博士:《论瑞典驻摩洛哥领事Graberg de Hemso先生1828年所说的黎波里的“伊本·白图泰游记”》是2009年在的黎波里高等研究科学院报告的课题。

[2]塔奇博士:“《伊本·白图泰游记》是研究国际关系例如中印关系的参考书目”是2010年3月3日在达尔贝达哈桑二世大学所作讲座的题目

[3]同前注

[4]指上世纪20年代。——译者

[5]张星烺教授所译部分,定名为《摩洛哥旅行家依宾抜都他及其“游记”》。见《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P.45——106页,中华书局,1997年12月,北京——译者

[6]刺桐指泉州,吐蕃即西藏——译者

[7]摩洛哥的穆罕默德五世曾被流放到科西嘉岛。——译者

[8]指《伊本·白图泰中国纪行考》李光斌著,李世雄、宴淑芬审校,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北京

(责任编辑:栏目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