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热”冷思考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3-03-06 10:45:27



“甄嬛热”冷思考



  《甄嬛传》的“独苗之囧”不知是该让人欣慰还是让人遗憾?欣慰的是,2012年至少还有《甄嬛传》不至于让电视剧界显得颗粒无收;遗憾的是,2012年国产剧的发行总量为506部(数据源自央视索福瑞),却只有一部《甄嬛传》独扛荧屏,从年头火到年尾。在“2013电视剧制播年会”上,《甄嬛传》被授予国产电视剧品质金奖,《悬崖》获得了国产剧品质银奖,此外,《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浮沉》等也得到业内认可。


  被问及《甄嬛传》的成功能否复制时,导演郑晓龙表示,“不应该复制,也不要再去复制,还是秉承一个认真的态度去搞新的创作吧。”对于影视行业以及更广泛的其他领域从业者来说,复制模仿往往是最泛滥的,而认真的态度恰恰是最稀缺的。

  观点 五部烂剧不如一部好剧

  【案例】《渴望》年年都在赚钱

  在《甄嬛传》开拍之前,郑晓龙从家跑去故宫好几次,每次花120块钱,买张门票,再找个导游带着他去转,导游就跟他讲好多故宫里的这事儿那事儿。

  “拍这个片子我并不是心想赚多少钱,得什么奖,我就是想,你首先是一个正确的态度,是认真的态度,然后将来你会把很多地方想得比较细,想得比较周到,这个可能会挺重要的,这是一个标准,是做人做事的标准。如果不能这么做,去蒙一下,其实很容易的。有的朋友说我,晓龙你拍那么认真干什么?但是,我觉得态度很重要。”

  事实上,无论是从行业良心、职业素养以及投资回报的标准去衡量,拍一部好片子并不比拍几部烂片挣得少,而其中最关键的是一部好作品能成为一个公司的不断创造利润的财富。郑晓龙以《渴望》为例,“当年拍的时候花102万,现在《渴望》几乎每年给(北京电视)中心挣200万以上,当年拍完102万收回57万块钱,过了若干年以后重播每年100万,再到每年200万,年年都在赚钱。”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也表示,认真的态度比炒概念来得重要,“目前的电视剧,在制作上面粗制滥造水准不高,这是普遍的现象。大家往往会在概念、主题方面追求比较多。但是《甄嬛传》让我们重新看到了一种可能性,我们其实应该做这样的东西。这样一部剧做出来之后,带回来的收益是巨大的,不但有社会的反响,还有我们走向国际。在经济上,在商业上巨大的成功,有这么一部剧,基本上5部剧不用做了。”

  国外同样如此,郑晓龙曾经问过同行在美国最挣钱的电影是哪部,“不是《泰坦尼克》,也不是《阿凡达》,最挣钱的电影是《飘》。每年的旧片市场永远在播,每一代人都要看一遍,你想想这个片子给米高梅公司挣多少钱。什么是经典?不是奖项、不是票房、也不是领导人的喜好,经典就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作品。”换句话说,“若干年后,如果怀旧还能给这个片子带来收视,带来票房,这就是经典,是长线股。虽然数量少,但是做这个比那些做一大堆的强多了。”郑晓龙并不避讳所指包括某些疯狂做量谋求上市或已经上市的公司。

  观点 与其复制不如创新

  【案例】《甄嬛传》不会拍续集

  《甄嬛传》还会拍续集吗?这个问题从播出之初就被问过无数次,尤其是在原著小说作者流潋紫的《如懿转》出炉后,更勾起了粉丝们的好奇心。“《甄嬛传》很难再续了,雍正都死了,就剩下甄嬛当太后,续集很难的。我作为导演我不愿意重复,但是你可以找别人来重复。我看好莱坞好多电影,这个导演拍第一个,另外导演拍第二个,可能每个导演都有不同的想法,他才能把那个续集拍得不同。我觉得这个跟每个公司的作风有关系,你愿意拍续集你就拍,我拍那第一。”郑晓龙的答案是否定的。

  郑晓龙从创作者的立场出发,不愿意重复;王长田则从投资方的角度,谈了续集的商业价值,“从导演角度和公司角度看法不一样。系列片、续集都是市场上最赚钱的产品,《西游降魔篇》如果没有《大话西游》,《十二生肖》没有成龙以前的形象,都不可能票房好。好莱坞前十位票房最高的电影,大部分是系列电影,或者系列电影第一部。中国将来也会是这样,如果20部的系列电影里面,谁家有7、8部,这个公司一定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公司,如果有3、4部,你这个公司会相当稳定,但是怎么去开发这些东西,这个当然是专业性的一个问题。不过目前国内由于审查等问题,还做不到有连播10至20年的电视剧。”

  电影市场或许还稍显乐观,国产电视剧拍续集有个难逃的魔咒:无一例外的都是狗尾续貂。这点与政策层面的关系不大,而主要是投资方的逐利心态所决定的趁热打铁,再捞一笔。因此像《甄嬛传》这样多年难遇的好剧,续集持平或超越的可能性真是没法乐观。郑晓龙把这个难题抛出去无疑是明智的决定。

  郑晓龙透露了自己的下一部作品《芈月传》。“秦宣太后的故事,就是秦始皇曾祖母。在宣太后去世17年之后,秦始皇继位。基本上大家不了解这个人,也没有太多的作品表现这个人,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可以发挥的空间,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目前比较中意的演员可能还是孙俪,不过这个要等最后剧本出来以后做最后的决定。《甄嬛传》是我第一部古装剧,这种题材到底还能怎么拍,我觉得还能找出一些更有意思的地方。《芈月传》还能拍出跟甄嬛不一样的地方,我想做这样的事。如果还是重复清朝、宫廷重复的故事,我觉得没什么前景。”而对于是否有意将《甄嬛传》改编成电影,郑晓龙表示要看剧本而定,“其实已经写成电影剧本了,前两天还打电话让我看。我不管电影还是电视,都必须有一个态度和质量,如果不是那样,拍一个挣点钱,我没有太大兴趣。”

  观点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修炼自身

  【案例】30部佳作一以贯之“认真”

  一部戏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对于2012年的《甄嬛传》来说,天时地利都不占据,可以说是逆势上扬,“一开始差一点列入宫斗剧,差一点不让播,我们是知道这个过程的。后来在国内的各大评奖中,也有这样那样不同的声音,但最后这个片子越来越火,各种声音才渐渐消失。”

  但郑晓龙仍然认为,《甄嬛传》的成功不乏偶然因素,“近些年把古装偶像化、通俗化到恶俗的程度,弄得大家都已经很不喜欢了。你开始搞了一个稍微严肃一点的东西,可能它就是偶然。”

  但偶然之外,更多的是必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每年评一部优秀作品。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占了6部,《四室同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金婚》、《甄嬛传》,除了这六部之外,我们还有《结婚十年》、《幸福像花儿一样》等。如果说这些都有偶然,那还有必然。所谓必然,至少我们每拍一个片子的态度是认真的,是希望有一些正确价值观的,是要讲一个好看的故事的,是要有生动鲜明的人物的。至少我们在这些方面是认真去做的,你如果都这么做,那你就不是偶然了。”

  作为业界资深人士,郑晓龙也奉劝同行不要总是怨天尤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创作态度,修炼自身的专业水平。“整个大环境急功近利是个问题,行业机制也有问题。导演拿导演费,编剧拿稿费,而不是按照播出效果进行分成比例的制度。导演拍完就完了,片子好坏跟他们没太大关系,制作和播出效果是脱节的。如果这些环节能够和稿费黏合到一块儿,片子播不好他没有钱,他就得想办法把片子拍好,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而现在每年电视剧的产量是一万七千多集,真正的需求却不到8000集,产量这么多,他不拍这个拍那个,总有人找他,播不播跟他没关系,反正钱他赚到了,他凭什么认真做这个事。”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