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依赖损友只因精神上太孤独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3-03-06 10:46:24

  老师观察:

  说实话,现在的中学生非常难教。老师们平时跟学生说话都非常小心翼翼。因为现在的孩子也许是因为独生子女的关系,又自我又敏感,有些批评的话,要么听不进去,要么一听就认为说的是自己。家长们挤破头把孩子送进名校、重点中学,但一些重点中学的应试教育往往只讲分数。我教过这样的高中尖子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甚至写不出完整的家庭地址。在考试分数独大的标准下,孩子变得狭隘、自私又冷漠,成为考试机器。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变成竞争式的,彼此妒忌、防范。尖子生在校外开小灶上补习课,怕其他同学知道,都相互隐瞒着。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能培养出什么身心健康的青年呢?

  有些家长在中学之后,就把监护的责任推给学校,把学校当成托儿所,认为把孩子送进来住校就万事大吉,转身去挣钱,去忙自己的前途、事业。有些孩子旷课几天,我们打电话给家长,家长甚至一头雾水,说自己忙着在外做生意,根本不知道孩子去了哪里。我跟孩子谈心,孩子说:“老师,我没有学坏已经很对得起父母了。我根本就不想上什么大学,我来读高中只是想找几个伴儿,不孤单也就算了。”在社会转型期,人人都想发达,这样的家长很多,这样内心孤独的孩子也很多。从农村迁到城市,移居家庭里的孩子,相比城市里的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心理、学业上的问题甚至更多。还有些特别有钱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去美国读高中、读大学就好,把孩子的教育问题留给洋人解决。结果,未成年的孩子只身在国外,缺乏家长的督导,首先学会的是享乐方式,而不是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进入青春期以后的孩子,朋友圈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们更愿意模仿身边同龄朋友的行为,而不太愿意主动与父母、老师交流。如果父母过于溺爱或者过于严苛,老师也对学生缺乏理解,心灵孤独的孩子会更多地从朋友那里寻求支援和认可。跟孩子们打了30多年交道,我发现家庭背景、问题相似的孩子喜欢玩到一起。父母离异的孩子喜欢和同样家庭的孩子聚群,富人子弟和富人子弟来往,泡网吧的孩子也是一样。朋友怎么做,他就跟着怎么做。就好比校园暴力,如果不一起参与打架,就不够哥们,不讲义气,即便损友在做的事情是犯罪。时间长了,这些缺乏关注,灵魂封闭、孤独的孩子们就一起坠落了。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