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华对话30国汉学家:故事沟通世界,还是要感谢汉学家
8月22日,在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故事沟通世界——余华对话30国汉学家”在博览会上举行。
作家余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林丽颖、第十二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以及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的海外汉学家等参加活动。
活动主要以余华作品的“海外译介情况”、“以往创作历程”、“近期创作作品”等主题进行研讨与交流。余华在开场发言中首先表达了对翻译家、汉学家的感谢,他回忆了自己与汉学家交往的渊源,以及多年合作所结下的深厚情谊。他谈到,自己认识的第一个汉学家是丹麦的魏安娜。“那是1988年我在鲁迅文学院的时候,魏安娜来北京开会,想要向欧洲介绍中国的青年作家。那个时候我28岁,刚出我的第一本小说集。2006年我去北欧的时候去了她的大学,办公室书架上全是余华——我的作品。在北欧,她是最了解我的汉学家之一,为我的书的出版奔波。在2013年左右,我的书终于找到合适的出版社。”
作家提供的文本背后是历史的、社会的文本
罗马尼亚的白罗米谈到,他在2017年翻译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今年又要翻译余华的新书。“余华是在罗马尼亚非常有名的中国当代作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罗马尼亚的读者想通过读余华的小说了解中国历史,也想通过普通人的故事更好地了解中国。”白罗米还问余华,为什么后来转向到非小说创作。
余华回答,他自己的时间是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一方面是因为他要出国,另外他在中国的生活也很丰富多彩,为了生活他只好牺牲自己的工作。“我准备今年11月从意大利回来就写自己的长篇小说。我会继续写小说。”
白罗米也说,余华经历了“文革”、见证了很多才受到启发写出深刻的故事。那么现在的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了,过上了美好的日子,年轻作家很少能写出让人非常感动的故事,罗马尼亚也是,描写现代社会,没多大意思。他问余华怎么看这个现象?余华的回复是:“我们这一代的生活,受到社会影响很深。但是中国年轻一代的作家也得到了很好的关注。今年去了意大利和法国,在书店看到了作家阿乙的书,在普罗旺斯又看到了阿乙的书,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中国年轻一代作家也受到了很好的关注。”
余华认为一个作家在提供的文本后面,肯定存在社会的、历史的文本。“为什么现在很多学校拿小说当素材,很多学生不想学枯燥的社学会方面的书,因为都是数学和统计。现在学生更愿意看小说,小说反映某一个社会和历史,里面是活生生的人物,书里什么都有。文学作品不可能回避社会、政治和历史等,曾经出现的、已经出现的和未来出现的,书里都有,这就是文学存在下来的意义。”余华说。
意大利翻译家李莎和余华认识二十年,她想知道余华作为一个作家,二十年来写作的内容、现实和风格有没有变化?
余华回答:“我写中短篇小说是1980年代,我们这一代作家都是先写短篇,再写中篇,1-3万字左右,然后发现可以写长篇了。变化的一个点是《活着》,这是突然出来的变化,不是事先准备好的变化。描写农民用最简单的风格讲自己的故事,自然变化很大。到了《兄弟》,流行的、“文革”的语言都有,我尽量把这些语言都放进去。《第七天》的语言又变得安静,因为是一个死亡事件。根据不同的题材迅速的调整,不断地变化。没一个作家的风格都是一成不变的。”
很多翻译家也提出了和翻译有关的问题,如西班牙的马诺谈到翻译中国作家的作品,会对原文会进行一些修改,问余华怎么看。余华认为,因为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有一些变化,完全忠于原作的翻译不是一个好翻译。因为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翻译在一些地方失去一些什么,又在什么地方加强了一些,原文和译本是平级关系。
很多翻译家在翻译余华的作品时,甚至没有和他建立联系,遇到问题也并没有问余华,对于这种现象,余华说:“其实我是最好合作的中国作家之一,因为我不懂任何外语,他们问我什么语言翻译的最好,我都说非常好。作为一个作家,我的经验是首先要搞定出版社。在美国,我很早搞定了企鹅兰登书屋。因为美国编辑不懂中文,汉学家先翻译了,给编辑看了他很喜欢,出版了之后出乎他意料的成功。我也有折腾了那么多年搞不定的出版社,比如日本,但我搞定了翻译。搞不定出版社就先搞定汉学家,所以还是要感谢汉学家。”
“第二点是作品出版以后,对于作家只是作品意义上的完成。读者带着自己的世界观和经历阅读这本书。他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在丰富这本书,一部作品的完成是需要读者来参与的。命运确实很重要,命好和命不好差距太大了。首先一个人和他终生所从事的工作相遇是命运的安排。成为一个作家是命运的安排,我成为一个作家就比牙医更好。马尔克斯就是这样,他写《百年孤独》就是进入了上帝给予的状态。他运气比较好,命运更喜欢马尔克斯。”余华对于作品的出版和作家的命运给出这样解释。
吉尔吉斯斯坦翻译家萨马特问起余华他如何找灵感和他喜欢哪些外国作家,余华回答:“第一个问题就很难,灵感很神秘,跟灵魂一样神秘,灵感来到的时候,你得要用手紧紧抓住他,写完以后才能放走。根据我的经验,不断工作灵感才能来,坐那抽烟喝茶不会来的。你必须得工作,打倒灵感,灵感就滔滔不绝的来了,你不去工作的话灵感不会来到。关于我喜欢的外国作家太多了,1000多人。比如,日本的川端康成、捷克的卡夫卡、美国的福克纳。今年年初发现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对我也有影响,他教我处理作品叙述中的高潮部分。”
“故事沟通世界——余华对话30国汉学家”是“2018年中外文学出版翻译合作研修班”系列活动之一。本届研修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主办,由中国文化国际旅行社、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文化译研网共同承办。参加本次活动的四十余位汉学家来自三十个不同国家。汉学家作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本土代言人”,他们不仅学习研究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还向本国人翻译、介绍、传播中国文化。此次活动有助于汉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深刻、全面的理解,对翻译工作有延续性的启发作用,从而增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力度。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北京收藏家协会分会长交流会成功举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近日,北京收藏家协会成功召开了分会长交流会。该会议由协会会长高博达主持,秘书长苗立英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对未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部署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