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就业观改变 留学生回国热等致最难就业季
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2013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放眼一线城市,北京就业率不足三成,上海不足三成,广东不足五成。由此在网络上盛行开来的“最难就业季”的说法也成为对广大毕业生们最苦涩的调侃。
今年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99万,这是建国64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而来自用人一方的数字显示,招聘岗位与往年相比下降大概15%。这一增一减,使得今年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最难就业季”?
社会环境原因——旧问题不去新问题又来
近日,清华大学(招生办)(招生办)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熊义志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造成今年“最难就业季”的原因,既有一直存在的老问题,也有长期积累的历史原因,其中,更有今年凸显出来的新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大学扩招、毕业分配改革
丁大建认为,就业压力是一个较长期的压力,主要还是来源于比较快速的扩招。我国自九十年代末期依赖高校开始快速扩招,毕业生的招生规模从从当时的100多万一下扩大到今年的近700万,这样的急速扩招,就形成了一个长期的就业压力,因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扩招,经济发展速度没有那么快。
除了高校扩招,还有另一个主要原因。“在我们急速扩招造成总量供给突然加大的时候,正好也碰上我们高校分配的制度改革,也就是原来从计划分配,逐步在2000年基本上全部转成市场体制的分配,自己找工作,当毕业生供给突然加大,这种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就出现了问题。”
新问题之一——中国经济增长率降低影响就业率
对于今年紧张的就业形势,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熊义志总结为四点原因:
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所降低,加上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导致总体就业需求下降;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外部经济冲击,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降低;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持续存在;高等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
熊义志认为,前两个因素是今年碰到的新形势,后两个问题则是近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新问题之二——“留学生”回国热上演
导致今年就业难度高于以往的另一股暗潮是——留学生的“回国热”。2012年,中国留学 (微博) 人数总数为39.96万人,各类出国留学归国人员总数为27.29万人,2005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籍学生希望留在美国工作的比例高达89.4%,2011年,这一比例已经降低到82%。2012年,有七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大量留学生“返流”,继续挤占原本就已极其窄小的就业空间。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京颐活动月”为本市社会化管理退 6月27日,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北京市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2025年“京颐活动月”闭幕式在昌平区草莓博览园成功举办。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京颐活动月”为本市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提供500余场
- ・“一带一路国家治国理政研讨班”来京调研科技与文化产业
- ・“乐韵歌盛世 金声颂中华”2025京津冀公益合唱展演
- ・中国方案赋能全球文化资产治理,中国丝路集团首发全球文
- ・丝路之舟出席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与北京出海基地共建全链
- ・世界前沿科技大会与沙特阿拉伯未来城市项目展开合作
- ・中国丝路集团成功举办CYDES 2025中国专题论坛
- ・《首都职工践行“两山”理论环保公益行动》走进门头沟潭
- ・中国智慧点亮东盟最大网络安全盛会CYDES 2025
- ・2025 京津冀大型公益合唱展演展播 北京地区复选活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