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跳出独木桥思维看高考
有数据显示,今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为912万,这一数字已经连续5年下降。而据教育专家统计,今年全国放弃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约为100万。就在人们的目光聚焦于高考考场内的同时,这些考场外学生的命运同样引发了热议。
100万人弃考,如果不明就里,很可能会被这个数字吓一跳。然而,从各方分析来看,这100万弃考者,其流向是比较复杂的。既有主动放弃的,比如选择“洋高考”而出国留学 (微博) ;觉得成绩不好而退却;在就业压力下直接转入劳动力市场。也有“被弃考”的,尤其在一些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动员或者强迫成绩差的学生退出考试。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弃考原因的多样化,既有时代发展变化的因素,也有诸多现实的无奈,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些学生不再挤高考这座“独木桥”,转而寻求其他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使我们对今天的高考有了新的观察视角。
30多年前,当中国百废待举之时,邓小平毅然决定恢复高考,让天下读书人振奋不已,也开启了一个宏大的社会流动进程,无数人的命运因高考而改变,“大学梦”是多少学子孜孜以求的梦想。即便在今天,高考仍然是国家选材的重要渠道,也是平民子弟改写人生的一大契机。教育部长袁贵仁就说过,我们不能取消高考,取消了高考,穷人更占不到便宜。
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随着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同时,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由此带来的结果,一是高考“选拔尖子”的特征愈渐淡化,而是凸显对广大高中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考查检验。二是“一考定终身”正在成为过去时。进了大学门,并不意味着能端上金饭碗。大学生的发展前景,与教育专业设置、学生自身能力、经济社会形势等变量都有关系。比如,今年虽被不少人称为“最难就业年”,但大学生找工作难与企业招不到满意人才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高考固然是一场大考,但在人生和社会的考场上,走过高考时间,其实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需要跳出“独木桥思维”来看高考。对教育而言,应走出分数崇拜和升学率指挥棒的误导,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平台。而对整个社会而言,更应读懂弃考背后的发展焦虑,用公平正义的力量,打造包括高考在内的多元化上升通道,让现实的阳光以更多角度照进每个人的梦想。本报特约评论员陆文江
(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龙影业株式会社代表团访问中国国际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4月18日上午,龙影业株式会社代表姜亮旭(KANG YANG WOOK)、制片人朴英民(FRANK PARK)、奥美高财团权东日副会长等人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龙影业株式会社代表团访问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
- ・2025第四届中国·邱县食品博览会圆满举办
- ・数字人民币全球化布局与中国自贸区升级战略-2025
-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
- ・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魅力中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联合国中文日
- ・乐韵歌盛世 金声颂中华2025京津冀大型公益合唱汇启
- ・深圳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专访集团董事长闫立金:展望中马数字经济合作新愿景
- ・丝路集团董事长出席“2025年未来网络安全峰会(FO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