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人指令下长大 孩子难有责任感
“孩子的权利不是谁给的,是他们本身固有的,因此,成年人在思考孩子的问题时,不能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近日,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在“儿童快乐成长及社会责任”座谈会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个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招生办)和中国教育报联合主办的活动上,不少与会专家认为,要让孩子快乐的成长,首先需要成人转变相处方式。
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初等教育学院刘慧教授介绍,通过对一线小学老师的调研发现,很多老师并不清楚儿童的真正需要是什么。作为专业人士的教师尚不能清楚地知道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更何况更多非专业的家长。
儿童的“快乐”其实很简单,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儿童生活在成人世界中,不能完全自主,所以儿童的快乐和成长需要社会和成年人给予更多支持。”刘慧说。
不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
关颖介绍,曾经有一位小学老师给她讲了这样的事: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自己不会系鞋带,到学校以后鞋带松了,孩子就按照家长事先交代的那样,把松开的鞋带塞到鞋里面,等放学时家长再给系上。
“家长根本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关颖说。
刘慧教授则认为,剥夺孩子成长的事情不仅发生在家里,在学校里也不少见。“现在不少学校都把家长和学校间的飞信联系当做成功经验来介绍,我却觉得这是一种越俎代庖。”她说,学校通过飞信把作业告诉家长,孩子在家长督促下完成作业。如果老师所给的学习方面的责任都不让孩子承担,那么孩子的责任感就很难培养起来。成人给儿童过多的指令,规定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孩子长大后也很难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如果不把生活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中学生活、大学生活就会缺少坚实的基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说,他曾参与过独生子女健康人格调查,调查里有关哈佛大学教授对美国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所做的20年跟踪调研结果让他印象深刻。根据调研,爱做家务活和不爱做家务活孩子的失业率比例是1∶15、犯罪率比例是1∶10 ,爱做家务活孩子的婚姻离异率、心理疾病发病率也较低。
(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感受红色江山 2025年1月19日人民经济理论创始人崔士忠应中红网创始人、总编辑江山老师之邀,参加中红网举办的2025年第1场《毛主席故事大讲堂暨健康中国座谈会》;并现场颁发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