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留学少数回国 中国为何留不住高考状元
近期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而作为中国未来顶尖人才的代表,高考(微博)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大多数选择继续出国留学 (微博) 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数据显示,保守估计全国“状元”中出国留学比例高达60%,而学成归国的状元仅占少数。(7月8日《新快报》)
高考状元算不算顶尖人才,不可一概而论,也有一些高分低能者会被时间所淘汰、泯然众人矣。但就高考状元本身来说,他们至少拥有某种独特的学习技能,才能挤过还算公平的独木桥,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那么,为什么这些“佼佼者”出国留学后不愿回国发展?
其实,不独高考状元选择出国留学。在高校,往往流行着这样的段子,“一流人才出国,二流人才保研,三流人才就业”,“精英人才”+“出国留学深造”几乎成为“标配”。应该说,人才选择出国留学无可厚非,我国毕竟属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技术等都是应该受到鼓励和支持的,问题是,为什么精英人才学成后不愿回国?
可以套用马云的一句话来解释。在谈及员工辞职的原因时,马云曾说过,“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1、钱,没给到位;2、心,委屈了。”情同此理,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企业的话,留不住人才的原因无非是“待遇不佳、环境不好。”
之前有媒体报道,在厦门,年轻海归的平均月薪在3800元左右,最低为每月1500元,最高为每月6500元。这样的薪资待遇,没有出国留学的人很多也应该能拿到。“海归”在就业方面的优势逐渐减退,有的甚至还成为“海待”。这还只是单纯的薪酬待遇,人才回国,肯定是想施展抱负的,而国内的科研环境、体制束缚等也总是让人心灰意冷。
说白了,中国还是一个人情社会,讲究关系、裙带、后门、潜规则等,就是不按规矩出牌,这大概是精英人才回国后最不适应的地方。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些也许还不明显,而在小城市,“县官不如现管”,再牛气的人才都不如有个“好爸爸”,竞争环境的不公平、不公正阻碍着人才的回乡路。
不能说回国的都是人才,但至少应该让优秀的人才愿意回国发展,让他们能看到在国内发展的光明前景。不需要用什么道德舆论压力,而是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回国,这需要国内有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制度环境。
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人才流失,特别是顶尖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六成高考状元出国留学,少数回国”不是一个好现象,如何扭转这一颓势,是需要细细思量的。(梁瑜)
(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红色经典庆八一、致敬人民子弟兵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7月30日 ,由著名音乐家朱思思老师精心打造的“什刹海思思乐坊庆祝建军98周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民族音乐会”,在北京西城区什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 制片主任:李敏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短片【未封存的岁月日记】的时代意义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红色经典庆八一、致敬人民子弟兵
- ・巴基斯坦部长伊克巴尔在华举行媒体交流会
- ・京堰环保志愿者联盟建军节开展“感恩守井人 思源到十堰
- ・2025·首届传统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圆满收官,共
- ・海外华媒: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产供链畅通 为全球发展注
- ・英国城市嘉年华隆重举办,华裔侨领及相关社团参加亮眼
- ・山东企业家代表团到访德国慕尼黑深化中德经贸文化合作
- ・鸟巢非遗文化周X非遗印迹沉浸式艺术展在鸟巢文化中心开
- ・习近平主席与美国艾奥瓦州友人跨越40年的友谊
-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大型文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