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与休息权
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子女若不经常看望或问候父母,就可能构成违法。对于“常回家看看”入法,各界持续关注这一条款的法律和道德界限、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落实探亲假等问题,也产生了一些争议。
“常回家看看”入法照顾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显然是一种进步。法律规定的是一个底线,虽然平时可能用不上,但当父母真的和子女对簿公堂要求子女承担赡养义务时,这一条款就很有必要了。另外,法律本身具有倡导功能,通过立法唤起人们保护某一群体的意识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现在,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经常回家探望或问候父母的成本太高;工作忙休假难,想回家却没时间……这些现实问题,让“常回家看看”条款面临执行难和违法取证难。因此,详细的细则和解释就很重要,比如规定多长时间算“经常”、以什么方式看望或问候才算数。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常回家看看”入法,存在了32年的“探亲假”受到媒体聚焦。媒体调查发现,“探亲假”实际执行不理想,机关和事业单位还好一点,在一些私企、外企,员工实际上很难享受到探亲假。
其实,“探亲假”只是一个代表。劳动者依法应该享有的双休日、年假、婚假等,很多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首先,相关的法律供给有欠缺,“探亲假”只是国务院的一个规定,约束力本就有限;其次,法律的落实监督不理想,对于用人单位违反相关规定,缺乏必要的追责和惩戒手段。
我国《宪法》第43条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休息权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即使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可以更好地涵养和恢复劳动能力,也有利于扩大社会消费、促进经济繁荣。
对于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应上升到更高的法律层面,并实行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而用人单位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探亲假等休假制度,既是“常回家看看”条款的应有之意,也是有效保障。(丁永勋)
(光明日报 丁永勋)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龙影业株式会社代表团访问中国国际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4月18日上午,龙影业株式会社代表姜亮旭(KANG YANG WOOK)、制片人朴英民(FRANK PARK)、奥美高财团权东日副会长等人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龙影业株式会社代表团访问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
- ・2025第四届中国·邱县食品博览会圆满举办
- ・数字人民币全球化布局与中国自贸区升级战略-2025
-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
- ・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魅力中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联合国中文日
- ・乐韵歌盛世 金声颂中华2025京津冀大型公益合唱汇启
- ・深圳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专访集团董事长闫立金:展望中马数字经济合作新愿景
- ・丝路集团董事长出席“2025年未来网络安全峰会(FO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