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进城过暑假:“在父母身边就很幸福”
近日,来自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的30名留守儿童在学校老师的护送下抵达广州,与在广东打工的父母团聚共度暑假。图为刘阿广(中)与久别的父母依偎在一起。赵学风摄
夏令营、兴趣班、去外地甚至外国旅行……对城里孩子来说,暑假是多姿多彩的。但是,对那些父母在城里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暑假却是一段难熬的日子。为了摆脱孤独与思念,每年暑假,他们中的许多人从乡下来到都市,与父母短暂相聚,感受久违的亲情。
“小候鸟”们在城里的暑假过得怎样?他们各有什么心事?这些从小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的孩子们,对现实和未来又有哪些期盼?近日,在湖南、山东、河北三地,我们分别走访了几位“小候鸟”及其家人。
“想让父母多带我出去逛逛”
城里的超市,有好多商品我都是第一次见到,还有菜市场那些说不出名字的蔬菜。
湖南长沙 胡 静(九岁)
侯琳良 林洛頫
湖南长沙,城北某大型住宅工地,火车道下的涵洞旁边,是一排简易平房。
走进其中一间不足12平方米的房子,一个柜子、两张用砖头垫起的床板、一台正在旋转的电风扇,把房间塞得很满。15岁的胡彪正躺在床上休息,看到母亲进来他没有说话。
胡彪、胡静两兄妹,来自湖南怀化辰溪县孝坪镇。10天前,暑假开始,他们就来到长沙,与在这片工地贴瓷砖的父母团聚。
到达长沙的那天,父亲胡远郎中午就从工地赶回来了。过完年出来打工,已有5个月没见孩子,他特意买来了饮料、西瓜,早早就去车站等着接人。但重逢后,两个孩子还是与父母有些陌生感。“孩子下车后连爸爸妈妈也没有叫,只是呆呆地盯着我们看。”母亲李爱华说。
在老家时,胡彪的脚受了点小伤,由于没及时告诉爷爷奶奶,最后引起伤口发炎、流脓,到长沙后母亲给上了药,这几天一直在床上静养。“家里老人年龄大了,照顾孩子比较吃力。要是这次孩子没来长沙,我真怕他的脚留下残疾。”李爱华抬起儿子的脚仔细检查着伤口。
今年是胡远郎夫妻外出打工的第二年,让孩子暑假进城团聚是他们的心愿。暑假时间长,胡远郎怕儿子留在老家上网、玩游戏耽误学业,而李爱华则担心年纪小的女儿偷偷下河游泳、发生意外。
“平时上学,老师还能帮我们管孩子。要是他俩旷课、生病,老师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孩子放假后,如果不在我们身边,老师看不见、老人管不住,安全、教育问题都让我们放心不下。”胡远郎说。
平房前大树下的阴凉处,9岁的胡静正在吃中饭,碗里只有一个菜:辣椒炒黄豆。
李爱华说:“每天不到6点,我们就去工地干活了,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来。孩子来了10天,我都是出门前炒好两个菜,给他们当中饭、晚饭吃。”
白天见不到父母,并没有妨碍胡静对长沙的新奇感,她告诉我们,很喜欢长沙,因为这是她第一次走进大城市。
“城里超市有好多商品我都是第一次见到,还有菜市场里那些说不出名字的蔬菜。这次来长沙,我想让父母带着我多出去逛逛。”胡静胆怯地说道。
但是,对胡远郎夫妇来说,把时间腾出来陪孩子是一种奢侈。胡静来长沙后只跟着母亲去过一次工地附近的超市和菜场。买回来的饮料胡静一直舍不得喝,3天才把一瓶冰糖雪梨饮料喝完。
来长沙的这段日子里,懂事的胡静每天会在起床后给哥哥换药、帮父母洗衣服、做家务。9月份开学,胡静就要上四年级了,但她从来没想过到长沙读书,“我怕成绩不好,跟不上。”
不过,胡静对在长沙过暑假还是充满期待:“能和爸爸妈妈哥哥在一起啊,而且爸爸答应我开学前带我们到长沙市里的公园玩一次。”
而哥哥胡彪则想法不同,他想来长沙读大学:“毕业以后我要留在城里做事,要让父母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只要在父母身边就很幸福”
有时会去父母的店里看看,和爸妈聊天。其他时间不怎么出去玩,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复习功课、写作业。
山东济南 刘德新(14岁)
本报记者 潘俊强
刘德新今年14岁,老家在河南省信阳市羊山新区三桥村,父母在山东省济南市做服装生意。
6月底,刚刚放暑假的刘德新买了从河南信阳到山东济南的汽车票,经过12小时的奔波,到了济南长途汽车站。父亲刘新军在出站口等着他,半年没见的爷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刘新军说:“儿子又长高了,就是太瘦,暑假好好给你补一补。”
说起暑假和父母过有什么感觉,刘德新说,自己小学是在济南读的,那时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无忧无虑。小升初时,考虑到外省考生不能在山东参加高考(微博),父母就把自己送回河南老家读书。
刘德新说,老家虽然有爷爷奶奶,但由于年纪太大,父母就让自己在学校寄宿。“刚开始什么也不会,没有父母照顾,生活一团糟。”刘德新说,他在济南读书时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但是刚回去的那段时间,学习一落千丈。如今,他已经适应了寄宿学校的节奏和生活方式,学习也赶了上来,又在班里名列前三了。
在济南过暑假,刘德新的生活也只是两点一线,父母在济南临时的家、服装店以及家和服装店之间那条窄窄的路。
“父母忙于服装生意,没有太多时间,但只要在父母身边就很幸福。”刘德新说,平时他也会去店里看看,和父母聊天。其他时间不怎么出去玩,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在家复习功课、写作业,准备明年的中考。
“如果出去玩,由于年纪小、城市不熟悉,父母也不放心。”刘德新说,不过有几个小学同学曾邀请他去家里做客,打打台球、乒乓球。
在老家生活,父母不在身边,是否想爸爸妈妈?刘德新说,学业忙的时候没时间想,但到了周末会想。班级开家长会时,都是由姑姑代开。老师在家长会上表扬刘德新,姑姑回家也会夸自己。
由于从小在济南读书,刘德新几乎不认识村里的人,周末回到村里也很少和别的小伙伴玩。
在老家,电话是刘德新和父母沟通感情的主要工具。想爸妈时,小德新就拿起电话给他们打电话。而每到周五下午,刘德新一回家,就能接到父母的电话。
“都成了一种习惯、一种默契了。”说起每周五固定的温情问候,刘新军夫妇说,虽然不在一起,但要让儿子知道父母一直都是爱着他、牵挂着他的。
“虽然人在城市,但这里没有小伙伴”
我没有别的愿望,就是想和妈妈在一起,永远不和妈妈分开。
河北石家庄 晓 冰(11岁)
本报记者 杨 柳
在河北石家庄丰收路的一家烧烤店,晓冰正在给妈妈宋玉茜倒水,今年11岁的晓冰长得浓眉大眼,十分可爱。
晓冰是石家庄深泽县的一名留守儿童,就读于深泽县桥头乡的王场小学,由于妈妈在石家庄打工,她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学校寄宿,现在已经读五年级了。每到周末,她就回桥头乡的姥爷、姥姥家,放暑假、寒假就到城里和妈妈一起住。
宋玉茜说,烧烤店夏天特别忙,有时候忙到晚上两三点,顾不上的时候就安顿晓冰先睡觉。
宋玉茜已经来石家庄打工4年了。烧烤店的老板是对小夫妻,人不错,在店里给她留了一间屋单独住,晓冰过来的时候跟妈妈一起睡在一张单人床上。
“平时她就待在烧烤店里,也不出去,我想带她逛街买东西,她也不愿去。” 宋玉茜说,晓冰打小就知道省钱。她穿的衣服好多都是比她大半岁的表姐给的,姥姥一个礼拜给她三五块零钱,她自己买了文具什么的,就记着账,回头告诉姥姥。
记者问晓冰,暑假想去哪玩?晓冰沉默了半晌,说:“我哪都不想去,就想和妈妈在一起。”
“虽然人在城市,但这里没有小伙伴。”晓冰接触到的人都是每天来吃烧烤、喝啤酒消夏的大人们。
宋玉茜说:“晓冰在舞蹈方面特别有天赋。学校舞蹈队在县里演出、到外地参赛表演,领舞都是她。老师跟我说,可以在跳舞方面多培养她,最好能在石家庄给她报个特长班。但在城里学跳舞费用有点贵,还有我住的地方在郊区,离市区远,进城不方便。”
对晓冰在乡下的生活,宋玉茜说:“她寄宿在学校,我比较放心,头三年学校里有生活老师,专门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三年级后就没有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如今洗衣服、洗碗,晓冰在学校都是自己做,周末回到家里还帮着老人干活。”
晓冰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在她出生之后就走了。母亲不在身边时,她不怎么爱说话。宋玉茜说:“我自己一年也就回去个两三次,暑假、寒假都把晓冰接到石家庄来。”
宋玉茜目前最大的心愿是将来能把晓冰接到石家庄来上学,晓冰也说:“我没有别的愿望,就是想和妈妈永远不分开。”(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感受红色江山 2025年1月19日人民经济理论创始人崔士忠应中红网创始人、总编辑江山老师之邀,参加中红网举办的2025年第1场《毛主席故事大讲堂暨健康中国座谈会》;并现场颁发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