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后怎样

来源: 作者:彭希聪 点击: 发布时间:2013-09-03 10:32:27

                                                                        

                                                                                                  中国纪录片《京剧》剧照

                                                                                  

                                                                                                              中国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海报

                                                                                 

                                                                                                             中国纪录片《瓷路》剧照

                                                                                 

                                                                                                            中国纪录片《外滩》剧照
                                                                                                             本文图片来源:百度

  《舌尖上的中国》、《故宫》、《春晚》、《外滩》……中国纪录片正在大步走向世界。然而,尽管行情看涨,却屡被“改头换面”,删减改编。在日前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这成为来自海内外众多著名媒体机构屡屡涉及的话题。

 

  1 中国纪录片跻身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纪录片研究专家张同道说,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开始更积极、深入地参与国际对话。从戛纳到华盛顿,从伦敦到东京,从国际电视节展览、销售,到国际合拍项目,再到引进国际团队参与中国纪录片节目制作,中国纪录片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着美丽而略显陌生的身影。2012年,《中华功夫》、《舌尖上的中国》、《春晚》等作品成功实现国际传播,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国际销售突破220万美元,创造了历史纪录。

  今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参加戛纳电视节,有9部原创纪录片参展,包括以浓郁中国元素为特点的《京剧》、《园林》、《舌尖上的中国2》,以中国对外商业文化交流为主题的《茶——一片改变世界的叶子》、《瓷路》,以中外文化互动为主题的《发现肯尼亚》、《对照记》等,受到了参会各国机构和国际买家的高度关注和青睐,片花点击率在亚洲纪录片中名列前茅。“它们形成了集群化的规模效应,我们也被海外买家称为‘纪录片交易大会的中国军团’。”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来自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地的100余家机构进行了业务洽谈,仅参会期间纪录片交易量就达41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可以看出,纪录片已成为中国电视产品进入海外主流媒体的“主力军”,成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最有效方式。

  2 中国纪录片遭遇改编  

  虽然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的行情看涨,然而,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国外观众最终看到的中国纪录片和国内观众看到的并不相同,很多都经过了“改头换面”,有的甚至面目全非。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亚洲)中国区副总经理区咏卿介绍,在国外播放的时候,12集的《故宫》被改编成2集,6集的《外滩》被改编成1集,5集的《春晚》也被改编成1集。它们的名字也经过了转换,比如,《故宫》化身为《解密紫禁城》,《春晚》变脸为《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拥有了几分探秘、猎奇的意味。“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一样,中国人很了解自己的基础文化,但是国外则不同,卖到国外的话,观众会跟我们的文化有一些错位。仍然沿用原来的名字很难吸引国外人的眼球,引发西方人的兴趣。”区咏卿称。

  同时,区咏卿还道出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改编纪录片的一些方法。一是题材上会选择比较重大、有国际关注度、有历史价值的,“对于国外观众来讲,他们关注的题材肯定要比中国观众窄,他们知道大熊猫、紫禁城、长城和中国美食,这些就是适合他们的题材,这样的题材才具有共鸣性和畅销性”;二是重新选取配音,“比如我们会找一个在西方国家比较认可的配音员来进行配音”;三是改变画面的呈现,加快节奏,“《故宫》、《春晚》里有很多重点和看点,我们必须去挖掘它们,放到节目中来,带动观众的眼球”;四是加入真实的故事性,“我们希望拿真实的故事来做一个‘国际版本’,在做故事的时候,希望它清晰,有逻辑性、戏剧性。因为有时候西方国家观众很难看懂不属于他们的文化,他们希望比较清晰地、有逻辑性地告诉他们一个故事。即使他们知道‘故宫’、‘外滩’,仍然希望了解故宫后面的故事,了解外滩为什么这样美丽。”

  “改头换面”之后的纪录片确实会吸引国外的观众,但这必然会使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含量“大打折扣”,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性和民族性也会有所削弱,既浪费了纪录片人的心血心力,又伤害了纪录片凝重厚实的本色。

  3 中国纪录片寻求认可  

  探索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兰·夏纳认为,“中国纪录片虽然在拍摄的角度、人物感情和细节的表达上有独到之处,但往往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观赏性较差,很难迅速吸引观众,难以进入世界市场。”

  这和区咏卿的看法有相似性。中国纪录片要走向世界,必然要跨越各民族间的巨大文化差异,寻找到人类共通的东西。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表示,包括纪录片在内的中国影视作品,要善于用国际化的表达来讲好中国故事,“把过去有什么故事就说什么故事,逐步转变为国内外观众和市场需要什么故事,我们便说什么故事。”

  对此,中国业内一些专家认为可以从4个方面下功夫:第一,巧设悬念、逐层深入,在纪录片的叙述中适当设置兴奋点;第二,用画面讲故事,特别是对于过去的事件,可以使用搬演重现或者3D数字动画技术等手段突破时空障碍;第三,用西方的语言风格讲述中国故事,比如采用“真人秀”全景记录;第四,融入娱乐化元素,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常务副总裁史博恩曾说:“纪录片在西方本身就是‘娱乐’工业的一部分,因此纪录片必须用娱乐化方式去制作,才有可能抢到一些市场。”他认为,历史类纪录片也必须融入娱乐因素,让历史变得“鲜活”。

  此外,强强联手、品牌打造、市场宣传也很重要。区咏卿称,“在中国有很多著名独立制作人的纪录片,由于他们没有自己创作出来的一个品牌,所以很难打进国外电视台和国外纪录片的世界。另外,一个好的纪录片要有一个好的团队来进行推广,把他们带到国外的市场;在市场推广方面,还要有销售的渠道。”

  中国纪录片文化含量“被打折扣”的问题应该进一步引起重视。文化产业的“高额折扣”和文化逆差,会导致民族文化认同的错位、民族精神的迷失。中国纪录片人应该再接再厉,让中国纪录片成为世界通行并被广泛接受的文化产品。

(责任编辑:彭希聪)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