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新教育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2-11-02 10:40:52

 

  世上恐怕没有哪一项事业能比教育对一个民族的影响更大。譬如19世纪我国主要教学四书五经,20世纪就全面转向教学文史地数理化。这是因为西方工业的炮火把中国打进血泊,中国若不创建工业时代的新教育,无以救中华。

  人们多认为,因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所以西方有了工业时代。其实,若没有传授工业知识的学校大量涌现,是不可能出现一个工业时代的。教育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由于人们日常所见的总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也可能不容易看到它内在的雄强身姿。

  请想想,1921年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都是学过新学的。若没有新学的熏陶,便不会有中国共产党诞生。鲁迅少时读私塾,若没有读新学也不会成为鲁迅。然而当时的中国即使有一万个鲁迅也不够,需要百万个能传授新学的教师遍布中国的穷乡僻壤,才能更新整个中华民族的知识结构。于此可见,尤其重大教育转型期,新教育是孕育新政治、新经济、新军事、新法律、新文艺的母亲,并因培育出新人而缔造出一个新时代。教师的伟大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随着计算机取代齿轮的时代出现,世界各国都再一次面对着创建信息时代新教育的重任。每当重大教育转型,必是从变课程开始的,也是从基础教育改革开始的。因之我以为,2001年9月我国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创建信息时代新教育的突破口和发轫工程。

  我寻访这次重大课程改革实践,历时多年撰写了《新教育风暴》。我深入地看到,由于计算机正在全球取代齿轮风暴般地改变世界,我国急需创建与此相适应的信息时代的新教育,这是包含着需要改变教育思想,改变教材和教学方式,改变考试评价制度的巨大工程。在这样的重大教育转型期,我们已不能把教育放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法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序列中来并列看待。教育变革,是决定上述各领域更新发展重中之重的变革。在此可领略,何谓“优先发展教育”。 

 

  我们要变革的是我国在工业时代发展了100年的教育,是西方发展了250年的教育,是1400万教师率领着3亿学生,从一个教育时代向另一个新教育时代浩浩荡荡的伟大迁徙。

  然而,我们遇到的挑战也是极其巨大的。挑战来自国内外混合在一起的诸多复杂因素。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千家万户把培养孩子上大学重视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里有几亿家长大力重视教育的积极因素。但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信息时代的高新技术产品涌进中国,我国大量工业时代的产品在与之竞争中曾大量失去柜台,就业难题促使人们更加重视考“高分”。“高考指挥棒”似乎在不由自主地导致“应试教育”畸形地出现。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在致力于纠正“应试教育”。2001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直接推动了当年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课程改革”不惟意义重大,在不少课程改革实验区取得的成效也是卓然可嘉的。

  但是,应试教学模式依然严峻,在课程改革的10余年中,一直与课程改革所倡行的素质教育如拔河般撕扯着广大师生。在这过程中,大量为应试模式产生的“教辅书”以及“辅导班”和“加强班”逐渐形成“考试经济链”,成为严酷地绑架、戕害我国教育的顽敌。无数的家长似乎是不得已地成为这种“考试经济链”所绑架的买单者。

  我在多年的跟踪采访中,屡屡被那些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课程改革的专家和教师们感动!教育部门的一位领导反复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课程改革最艰难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线期望坚持课改的老师们推着我们走。”这句话正反映了天南地北坚持课改的教师们的良知和崇高的教育使命。正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促使我再写了一部《教育良心说》。

  为克服顽固的“应试教育”,我们应该追问教育的根本任务究竟是什么?我阐述了教育的三大基本任务,以为第一大任务是育人,包括培养高尚的人格、独立思考、自主意识、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公民的权利观、职责观和义务观,从而使教育不仅具有个体的人生意义,并深具人类意义。第二大任务是培养人认识自然和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能力。第三大任务才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能力。  

 

  如此阐述教育的三大基本任务,因为看到用考试分数去评价一个学生是多么不够。考察当今很多学校主要是在学知识上拼搏,即使那些高考升学率很高的学校所称的优质教育资源,也主要是在知识资源上论短长。所谓人才,自古就包括人和才两大方面,而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一个人的成长与真正成为人才,是不能缺少宽广的胸怀、理想、情志、勇气、毅力、创新意识和吃苦精神的。哪怕缺少其中一项,也可能在未来遇到的困境中陷入茫然。

  2012年初,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今秋中小学将全面启用新修订的课标。新课标涉及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科,其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仅此一项,正是力图克服为“应试”而死守着课本的狭窄教学模式,力图打开学生开阔的眼界和宽广的胸怀。新课标颁布必会促进深化课改。

  我国21世纪的新教育是一定要从这次深入持久的教育改革中创建出来的,因为其中凝聚着每个学生的愿望和前程,每个家庭的切实利益。它无疑将深刻改变新世纪中国人的学习方式、知识构成,提升创造性能力、提升人的素质,并有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此光荣的历史使命,是这样放在我们这一代面前。没有理由不感受到它的召唤。要实现这样重大的教育转型,事实上不只是教育系统的事,需要全民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个人能有机会为之增添点滴建设,我们渺小的生命也能因之获得一缕霞光。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