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保护传承仍困境重重:寻找戏曲回家的路
戏曲起源于民间,它保存着地方语言和世俗风情,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说:“一旦失去文化记忆,我们便难以找到回家的路”。因此,在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戏曲大赛期间,我们不得不提及戏曲的保护与传承。
现在中国的大部分戏曲剧种都是世界级或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文化虽有升温,但目前仍然是困境重重。
随着文化样式的多样化,戏曲观赏群体一部分流向其他文化样式,这也是一种文化样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小众人群中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并致力于戏曲观赏人群的扩大是当代戏曲人的课题。
快节奏的生活和丰富绚丽的文娱活动使年轻人离传统的戏曲越来越远。只有找到传统戏曲与当代人审美取向中的共性,使传统戏曲在年轻人中传承下去,我们的戏曲艺术才会有未来。
但创新不应背离戏曲艺术的规律和形式,因此,传承和创新之间度的把握是最难的。很多人都在做着努力,不管成功与否,这种创新的精神都应该肯定。
上海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移民城市,不同地区的移民在上海扎根,也将不同地方的戏曲传入了上海。上海虽然戏种多,但是只要有,水平都很高。不光本土沪剧人才济济,昆剧、京剧、越剧等阵容也很强大。可以看到,哪个区哪种戏曲繁荣,群众戏曲团队水平就会相应高一些。
上海创办市民文化节,一方面为市民从观赏者上升到自我欣赏、自我展示层面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文化节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提供了极好的平台。非遗的保护传承,不仅仅是数量有限的专业院团、专业戏曲工作者的责任,更要依靠民间、民众的力量,而后者恰恰是戏曲保护传承的生命力所在。不忘回家的路,应该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意识中。上海市民文化节,为我们寻找回家的路树了一个很好的路标。
(本报记者曹玲娟根据上海市剧协秘书长沈伟民在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戏曲大赛期间的讲话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3日 11 版)
(责任编辑:沈伟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乒乓共筑文化桥梁,德国带动中欧合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据德国慕尼黑金丝结中心消息,2025年4月22日,德国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前世界冠军约尔格·罗斯科普夫(Jörg Roßkopf)应德国文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乒乓共筑文化桥梁,德国带动中欧合作
- ・土耳其驻华大使馆庆祝4月23日国家主权日和儿童节
-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推动中国参与拉合尔2025健康、工
- ・龙影业株式会社代表团访问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
- ・2025第四届中国·邱县食品博览会圆满举办
- ・数字人民币全球化布局与中国自贸区升级战略-2025
-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
- ・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魅力中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联合国中文日
- ・乐韵歌盛世 金声颂中华2025京津冀大型公益合唱汇启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