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少年犯回家
11月2日,星期五。当17岁的马化明(化名)时隔一年重返东乡那寺镇的家中时,父母早早守候在村口的大榆树下等待他的归来。
除了他的亲友,村里人并不知道送他回家的是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们。面包车就停在通往村口几百米远的公路旁,三位法官也没有穿制服,而是着便装穿过羊群进了村。
马化明默默地走在人群的最前面,手里攥着刑满释放证明。他穿着一件崭新的蓝色外套,下身是一件牛仔裤,黑色的布鞋在走山路时,沾上了尘土。村里人无从知晓这个被“兰州的亲戚”送来的少年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判决书提供了事情的梗概。今年2月份,马化明和三个年轻人钻进了一家餐厅,盗走了一台电视机,还有略微值钱的手机、电吹风。
很快,警察在他租住的出租屋内找到了他。在警察出现之前,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
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盗窃。他是被几个稍年长于他的同乡拉去的。“那天正好闲着呢,没事干。”他事后回忆说。
马化明生于1995年10月,出生在近两千条山梁和三千多道沟壑相连接的东乡大山里。这片神秘高山的四周各有一道河流隔断:北黄河、东洮河、西大夏河、南广通河。在他出生之前,父亲马有才和母亲马赛力麦已经生下了一个女孩儿、两个男孩儿。
仅有的两亩贫瘠的土地不足以支撑起这个人口渐多的家庭。66岁的马有才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已经打了大半辈子的工,足迹遍布内蒙古、新疆。48岁的马赛力麦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常年风吹日晒的劳作让她看上去要比丈夫还要苍老。
和他的哥哥姐姐们一样,马化明没有读完小学。读到小学三年级,他就辍学了。“天天打仗,老师告状、其他家长告状,实在念不下去了。”额头上爬满了皱纹的马有才叹口气说。
尽管“调皮捣蛋”的马化明没有读完小学,但这并妨碍他聪明天赋的显露。在兰州市第二看守所度过的8个月里,每天晚上他们都要学习《弟子规》一类的启蒙经典著作。现在,他已经可以大段大段背诵其中的语句了。
马化明的童年是在土地和清真寺中度过的,帮母亲种土豆、收玉米。此外,还在临夏的清真寺里读过几天经文。
在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到兰州打工之前,他还去过一次乌鲁木齐。不过,没多久,没挣到钱就回来了。那一次,他找了一家清真饭店传菜员的工作,每月工资1400元。
打工的生活单调而乏味。每天除固定的上班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靠房间的电视机和网吧的游戏打发。
不过,马化明还是喜欢这样的生活。“种地太累,打工轻松、自由。”他说。
看守所8个月的集体生活让这个少年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了失去自由的滋味。“自由就是你想干啥就干啥,在‘号子’里很不自由,做什么都有人管着。我现在最期待的就是自由。”接近中午时分,面包车驶进东乡的大山,马化明张望着窗外熟悉的风景略显拘谨地说。
“挣不挣钱无所谓,家里也不需要他的钱。”马有才说,“不相信娃能干出这事来。”当得知小儿子因盗窃进了看守所的消息时,马有才的妻子惊吓之下,一病不起,在炕上睡了一个多月。
中午12点30分,马化明回到了阔别一年的家中。这是一个由三间土坯房、一眼水窖以及满院晒得金黄的玉米组成的干净院落。
他和他的哥哥姐姐关系亲密。知道他要回家了,远在金昌矿井干活的哥哥马二洒特意提前一天赶来,已经出嫁了的姐姐也回到娘家为弟弟准备了一桌好菜。油香、手抓羊肉……全部是马化明熟悉的味道。
“《弟子规》还教育人要懂得孝顺父母,一定要孝顺父母,你妈有心脏病,不能让你妈毁在你的手里。”法官朱榕对低头着的马化明说。
她接着说:“再过一年,你也就18岁了,也就是一个男子汉了,做啥事要懂得担当呢。我们可不希望在法院再看到你。”
半天不语的马化明对着一旁的母亲一字一顿地说:“妈,你放心!”
朱榕注意到,那一刻,马化明的眼睛里湿润了。
已经从事了近10年少年法庭工作的朱榕,正充满耐心地在做马化明和家长们的思想工作。她是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庭长。在她以往经办的案件中,绝大多数少年犯和马化明一样,由于家长监管不到位,加上好奇心强和受网络影响,自身文化素质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一念之差走上犯罪道路。
今年来,她所在的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创造性地推出了这项关爱行动——对短刑期的少年犯,尤其对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和在父母不方便接回时,一律护送他们回家。
“我们要将爱进行到底。”朱榕说,“如果不把工作做细,很多少年犯出看守所后,没有钱回家,很容易流落到社会上,导致重新犯罪。”
有时候站在审判台上,朱榕甚至觉得自己“都不是一个法官了,这些孩子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在朱榕看来,“解决闲散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绝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全社会的工作。社会不应该把他们一棒子打死,应该给这些孩子一个生存的机会,社会、学校的大门应该向他们敞开。”
面对父母和法官期待的眼神,马化明保证自己以后要走正途。他的理想是有一天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饭馆。
主审法官潘志翔从眼前这个17岁少年的眼神和对话里,看到了藏在他身上的闪光点——“脑袋灵光”、“有想法”。“这些孩子也是国家的未来。”她说。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4-2025中俄文化年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为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深入落实两国元首会晤期间确定的2024-2025为中俄文化年,2024年11月23日下午,在全俄公共组织俄罗斯总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